搶購衛生紙 有沒有必要?
報導/阮筱琪 攝影/陳壁銘

民眾聽聞漲價,紛紛搶購衛生紙。

近日因為國際紙漿進口成本上漲,加上媒體推波助瀾,引發國內民眾搶購衛生紙風潮,甚至引起國外媒體關注;專家指出,這是預期心理加上「羊群效應」造成搶購。政府單位則表示,國內因地形及氣候限制,無法供應紙漿用材,未來朝向將紙漿用材設為營林目標。

 加拿大的森林火災,以及巴西紙張生產線受到干擾,導致全球原料價格上揚,連帶影響衛生紙價格上漲;國內民眾聞訊,趕在漲價之前,搶購衛生紙。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表示,這股「衛生紙之亂」起因於二月二十三日上午,傳出國際紙漿一年多來價格上漲至少四成以上,已超過上游廠商所能負荷的程度,其中不乏有超過十年未漲價的業者,也釋出一成到三成的漲幅訊息,經過幾天下來的新聞輪播及社群媒體洗版,民眾開始搶購衛生紙。

官方闢謠幫倒忙
從眾心態博安全

消基會說,傳出衛生紙即將漲價的兩天後,行政院消保處特別舉辦記者會,呼籲民眾不要搶購,並且保證在三月中以前不會漲價;但訊息一出,不僅未能滅火,反而引來更多消費者搶購,以致賣場貨架全空,連網購平臺都出現大缺貨。
「跟風」幾乎是臺灣民眾的習慣,從幾年前風災導致水源變濁,民眾搶買礦泉水,美式大賣場獨售厚奶茶,以及現在的瘋狂搶購衛生紙。這種現象是消費者原先對價格的「預期心理」,或是擔心「買不到」,引發了滾雪球效應。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說,心理學的「羊群理論」可以套用在這種現象,許多人消費時喜歡跟隨多數人的選擇,是一種「從眾」的心態,因為跟著大多數人這麼做,比較有「安全感」。




紙漿自給不穩定
長期造林須規畫

目前,國內市場有七成紙漿依靠進口,主要來自智利、加拿大、巴西、印尼與美國等國,因此國內的紙業行情與營運成本,與國際紙漿及廢紙價格的連動性很高。農委會林務局造林生產組長李允中表示,臺灣地區的營林條件,因為氣候與地質的限制,恐怕無法大量穩定的提供紙漿用材,加上製漿廠環境汙染處理成本高,初階段林產業規畫,並未將提供紙漿用材設為營林目標,但不排除列為長期目標。
林務局表示,國內人工林可推動經濟營林的面積,私有林部分總共有十三萬公頃;國有林事業區依照林地使用分級分區,劃為林木經營區的面積約有十二萬公頃,將視各林地狀況逐步規畫生產林木,逐年提高木材自給率。

太倚賴處女紙漿
改用再生衛生紙

消基會則呼籲,臺灣過度倚賴進口的國際紙漿,衛生紙也多為處女紙漿製成,在風險管理與綠色消費觀點,亟待改善,呼籲廠商應儘速加強再生紙漿的運用,以發展再生衛生紙。經濟部表示,國外早已開始大量使用再生紙,日本廁用紙六成五用再生紙,歐美也有五成以上,但目前臺灣僅百分之五。再生衛生紙製成過程是經過四百度高溫殺菌,不會有衛生問題,國人可以改變對「再生衛生紙」看法,況且國內再生衛生紙也有甚多廠商可生產供應。
另外,消基會也呼籲消費者,囤積的衛生紙可能因為潮溼環境而發霉,使用起來恐怕有致病疑慮,如果一時之間買多了,可分享給親朋好友。

小公民發言臺
我看搶購衛生紙

 我認為沒有必要搶購衛生紙,如果因為保存不當而染病,是得不償失。這次事件登上外媒版面,已毀臺灣形象,我們不該「跟風」,要改變用紙習慣,才能解決困境。
王翊芸‧臺中市大甲國小六年乙班

如果以十包入的袋裝衛生紙為例,原價約一百元左右,漲三成後價差並不大,所以適量購買就好。擦拭物品可以使用抹布,擦汗也以手帕代替,所以我認為不用爭相購買。
詹庭瑋‧臺北市志清國小六年四班

讀完報導,我發現國外使用再生衛生紙的比例很高,如果想在臺灣推行,還得克服民眾的刻板印象。老師提醒我們,學校其實有使用再生衛生紙,我覺得用起來沒有差別,而且非常環保,又不需要搶購。
段沛鈴‧臺南市吉貝耍國小六年甲班

讀完本週〈搶購衛生紙 有沒有必要?〉後,小朋友有什麼想法?歡迎來信表達看法,文長一百字內,來信記得附上姓名、學校、班級、電話、地址和身分證字號,本週四前寄到電子信箱:yingzuchen@mdn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