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政府提點子 提案機制怎麼訂?

國家發展委員會在二○一五年設立「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當中的「提點子」平臺開放民眾網路提案,只要超過五千人附議的門檻,政府相關單位就要提出回應,但也因為部分通過提案內容被認為膚淺、民粹,甚至是胡鬧,引發浪費社會資源的爭議,呼籲提高附議門檻,或要求提案者具名,以示負責。公共政策平臺意義是什麼?應該怎麼做,才能蒐集到有效民意政策呢?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共有「提點子」、「眾開講」、「來監督」、「找首長」四個平臺,當中「提點子」是參考美國白宮請願網的「We the People」、英國國會電子請願網「e-petitions」而設計,用意是鼓勵民眾對政策發表意見,達到五千個附議後,政府官方要回應,希望達到全民溝通的目地。

提案浮濫易有主觀偏好
提點子平臺過去有「國小教師鐘點費調為每節課三百二十元」、「中小學教師兼任行政應大幅減量與教學無關的公文、報告、計畫」、「公共化幼兒園四年達到一千班」、「強制取消國、高中第八節課後輔導及寒暑假輔導」、「高中生延後上學時間」等通過附議門檻的提案,都獲得政府機關回應,也納入政策參考。
不過,包括「酒駕累犯、性侵犯及對幼童傷害等增設鞭刑懲罰」、「大麻由二級毒品降為三級」、「廢除博愛座」、「國中小教室加裝冷氣」、「更改時區」、「禁止公開掛五星旗」等部分附議提案,卻引發爭議,認為提案無意義。
該平臺在十月底時,甚至有人提出「廢除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認為平臺創立至今有約兩千六百件提案,但通過附議門檻的成案卻只有上百件,即使成案,結果也不見得是提案者想要的,加上提案很多是主觀或個人偏好,少數人意見也不能代表全臺灣人民,因此建議廢除。

蒐集民意可由多元管道
對此,高雄大學法學院院長廖義銘表示,「蒐集民眾意見」與「形成政策」本來就是兩回事,民眾如果對政策有意見,可以透過民意代表發聲,而公家單位要擬定政策,也要透過舉辦公聽會、政黨、立法院、公務人員等法定程序與管道,其實都不需要透過平臺,設立這個平臺根本沒有意義。
有學者建議提案者由現行匿名制改為實名制;立法委員也質疑平臺成案要五千人附議的門檻太低,讓提案內容太過浮濫,建議國發會調整;對此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回應指出,目前沒有調高附議人數規畫,但會檢討。

調高門檻可為提案把關
文化大學廣告系主任鈕則勳認為,平臺設立用意在蒐集民意,其實立意良善,是好事一樁,不過因為匿名發表,讓有心人士胡亂發表,反而浪費社會與行政資源,讓美意大打折扣。
鈕則勳建議,若要採用匿名制,則要提高附議人數的門檻,隨著社群網路愈來愈發達,要達到五千人附議門檻其實不難,提高門檻可以為提案把關,至於提高到多少、是否依照人口比例計算,這些都可以再討論。
鈕則勳說,如果維持五千個附議門檻,則提案者要改為實名制,表示對提案內容負責,也對提案慎重看待,避免網友用遊戲心態,提出譁眾取寵的建議。

我國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與美國、英國請願網比較
項目 門檻 討論透名度
◆臺灣國發會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
第一階段需於15日內取得250份附議數,第二階段需於30日內取得5000份附議數。若達到第二階段門檻,相關政府單位就必須回應。
匿名制
◆美國白宮 請願網We the People
不分國籍滿13歲在請願網註冊使用帳號後,即可進行請願或參加簽署,提案在1個月內突破10萬人連署門檻,就會得到政策相關單位審閱,並獲得正式的官方回應,未達門檻者,即由網站管理者將請願書從網站上移除。
匿名制
◆英國國會 電子請願網e-petitions
必須是英國國民或生活在英國的居民,獲得10萬份簽署的請願書,將有資格提交至國會進行辯論,但須有一位國會議員代表表態支持。
匿名制
資料來源/國發會 整理/吳啟綜 製表/朱淑靜


報導/沈育如

小公民發言臺
我看公共政策網路平臺

一個案子的提出應該容納不同的聲音,有設置連署「我贊成」的門檻,也可以設置「我反對」的人數門檻,這個案子如果反對的人數過多,即使贊成者通過連署門檻,我們也應該要思考一下正反兩面的意見,反對的人從不同角度切入,將有多元聲音討論提案,所以針對提案內容,民眾可以連署贊成,也應可以連署反對,這樣的設計讓案子可以蒐集更多意見的表達,使提案更具體、更成熟。  
薛巧琳‧嘉義縣三和國小五年甲班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提點子的立意良善,但因網路發達,浮濫的提案容易讓美意打折扣,有必要採實名制或提高附議門檻,更要具備可行性,否則我們學生提案不要月考、不出作業,是不是可如願呢?
黃子瑜‧彰化縣鹿港國小六年己班

讀完本週〈向政府提點子 提案機制怎麼訂?〉後,小朋友有什麼想法?歡迎來信表達看法,文長一百字內,來信記得附上姓名、學校、班級、電話、地址和身分證字號,本週四前寄到電子信箱:a137@mdn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