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電LED路燈 植物光害元凶?
案例一
彰化縣和美鎮線東路上的農田種植大量波斯菊,但靠近馬路邊,被LED路燈照射到的範圍,波斯菊卻不開花,沒照到的範圍則正常開花;LED路燈的光,讓植物把黑夜當成白天,不知該休息,還是該努力長大,生長秩序大亂。
案例二
雲林縣去年三月起,把水銀路燈改為LED燈,希望節電且提升道路照明,但疑似燈光太亮的緣故,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週期;西螺地區也有菜農表示,冬季是菠菜盛產期,葉子會長得肥厚,但去年卻發現菠菜一直抽高,葉子卻長不大,越靠近路邊LED路燈的情況越嚴重。
雲林縣農業處長張世忠說,植物生長受光週期影響,長期光照將造成植物生長異常,影響農作物收穫狀況,縣府會針對受到路燈光害的蔬菜產區,加裝遮光板或調整角度,農民也可使用黑圍網降低損失。雲林縣工務處也說,LED路燈類似太陽光,受到光害的蔬菜產區都加裝遮光板,儘量使燈光照在道路範圍內,降低農民損失。
LED燈不只當路燈,其實也會當作生長燈,應用在農業用途上,增加產值。出身彰化田尾的園藝工程專家、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副執行長陳鴻楷說,菊科植物屬於短日照型植物,花農會在秋冬時使用燈照花,讓夜間時間變短,「騙它們還是白天,這樣花梗會抽長,從前臺灣菊花主要出口到日本,花梗越長的花越能賣到比較好的價格。」
植物光敏素控制休息
路燈光線波長會影響
為什麼光線會影響植物生長?陳鴻楷說,綠色植物中,有「光敏素」的色素控制系統,植物通常需要一定時數且不能被中斷的黑夜時間,若被波長在六百五十到七百六十奈米的光線影響,導致植物中的光敏素產生變化,短日照型的植物就不開花了。他說,不只是LED燈,從前較傳統的鎢絲燈泡,因為是全頻譜,對植物影響更大。
其實不僅植物會被光線影響,動物也會。二○一五年十一月,屏東海生館推出「水族耶誕樹」,把水族箱擺成耶誕樹模樣,再放入活體小金魚,並以不同顏色的LED燈照射。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說,該館為了營造氣氛,二十四小時用LED燈照射,對動物來說是長期虐待與緊迫,因為任何生物都需要休息時間。
昆蟲也有趨光性
設置路燈須考慮生態
陳鴻楷舉例,從前路燈是水銀燈,許多蝶或蛾類昆蟲會直接撲到燈上而撞死,目前很多路燈都已加罩,不讓蛾類或蝶類直接撲上;國外許多生態豐富地區,或是靠近生態廊道處,到了晚上九點或十一點就會關燈。
近年來,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中有復育螢火蟲計畫,也請專家設計燈光,並避開五百奈米波長的藍綠光,後來使用五百九十奈米波長的紅黃光。陳鴻楷說,「就是要讓螢火蟲看不到燈」,不受燈光影響。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光線使用在農業上或許能增加產值,但也可能對非農業用途的動植物產生影響。陳鴻楷說,路燈是給人用的,但在設置時必須考慮鄰近的生態系統,從這一連串事件來看,希望呼籲學童學習思考並理解,人類應避免把自己放在生物鏈的最頂端從事設計或活動。
圖說:
彰化縣和美鎮線東路上的波斯菊花海,鄰近路邊路燈下的區域,花朵開得比較稀疏(上圖);其他區域則較茂盛(右圖)。
圖片提供╱和美鎮公所
報導/阮筱琪
調整燈光波長後的LED路燈,可以讓螢火蟲在夜晚沒有負擔的活動,也能讓擁有向光性的蛾類等昆蟲不會撲燈撞死,但是對植物依然有害,所以我希望科學家能夠發明一種對動植物都無害的電燈,改善現在的LED路燈,讓人類與動植物都能和諧相處。
梁丞鋒‧嘉義縣灣潭國小五年級
LED路燈雖然省電,卻會影響植物的生長,讓植物原來井然有序的開花時間大亂。因此,應該儘量避免路燈照射於田地,減少影響作物的機會。我更贊同生態區附近的路燈晚上九點或十一點就關燈,這樣不僅省電,也可以減緩光對生態的破壞。
許靖妤‧高雄市正興國中一年四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