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螞蟻當寵物 恐釀生態危機
養貓養狗當寵物不稀奇,最近竟然流行養螞蟻,且有不肖業者走私外來種,私下繁殖後賣出。臺大昆蟲系名譽教授徐爾烈對此表示,這些外來種螞蟻在原產地有天敵制衡,但在臺灣沒有天敵,一旦被飼主棄養或不慎逃逸進入野地山林,將對國內環境生態、農業造成衝擊,風險難以評估。
農委會與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苗栗縣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日前在苗栗縣查獲一名劉姓男子利用國際快遞,從國外走私螞蟻案。據了解,劉姓男子是從淘寶網上,以新臺幣兩百元到五百元購買一窩(共有十隻工蟻及一隻蟻后),再自行飼養後,在臉書群組「螞蟻愛好區」以五倍價錢販賣,經營一年多,已售出十窩,如非及時被攔阻,恐將釀成生態浩劫。
網路採購快遞闖關 海關攔檢百密一疏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指出,國人向國外採購的快遞包裹,機場海關會以X光儀器檢測,但檢測很難百分之百攔獲。這次是由防檢局接獲檢舉,移請苗栗警方追查,才破獲這起案件。
農委會指出,這些外來種螞蟻通常被買來當寵物飼養。徐姓民眾表示,看著螞蟻有秩序的魚貫行進,團結合作搬食物,感覺有「療癒」效果。再加上螞蟻體型小,食量少,一罐兩百多元的飼料,就可讓一窩螞蟻吃一個月,且不必像養狗一樣帶牠們上廁所,也不必上寵物美容院,因此,興起養螞蟻當寵物的念頭。
未經檢疫私自進口 流入山野衝擊生態
臺大名譽教授徐爾烈表示,養寵物來觀察生態,原是正面、值得鼓勵的事,螞蟻有嚴密組織,也容易飼養,且可觀察生態,但不要飼養未經核可輸入的生物品種。他指出,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在開放任何生物進入臺灣前,都會進行嚴格評估,並和學者專家討論,了解對國內環境生態的衝擊後,才會決定是否開放。臺灣其實也有很多原生種大型螞蟻,選擇本土品種的螞蟻飼養,會是較理想的作法。
查獲六種各有危害 啃食農作、木造建築
不過,在臺灣養螞蟻當寵物的人不多,這次查獲的六種螞蟻,包括:野蠻、針毛(收穫蟻)、紅黑(擬家蟻)、突厥、大頭弓背和全黃(巨山蟻),共一千一百一十五隻,每巢由十隻工蟻和一隻蟻后組成,底部存放棉花阻隔的糖水和麵包蟲當食物,其中收穫蟻類會吃植物種子,大頭弓背蟻會危害農作物,若流出市面恐造成生態災難;巨山蟻類會吃樹木、木造建築;最凶猛的是紅黑,如果人被咬到,會紅腫疼痛數日。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馮海東表示,不肖業者透過特定社群私自販售未經核准輸入外來種螞蟻,不但觸犯《植物防疫檢疫法》第十五條規定,輸入有害生物,可處三年以下徒刑、拘役或併科罰金十五萬元以下,且可能影響國內農業生產及生態環境,盼民眾建立正確觀念。
圖說:
農委會防檢局日前查獲外來種螞蟻。
圖片提供/農委會防檢局
報導/楊惠芳
我覺得走私螞蟻當寵物,不僅觸法,還會因主人的棄養而破壞生態,所以不應該貪圖一己私欲,而釀成大禍。雖然養螞蟻的人不多,但沒有天敵的外來種螞蟻會越來越多。守護自然環境是你我的責任,希望大家都能共同維護。
許靖妤‧高雄市正興國中一年四班
大家還記得福壽螺的教訓嗎?在我們鄉下的田裡,福壽螺一直繁殖,數量愈來愈多,危害農民的農作物,讓人類的生態環境都遭殃了。我希望不要有人把這些國外的動物帶進臺灣,這種自私的行為,不僅讓大家覺得很困擾,如果帶來了傳染病,那是更可怕的事情。
謝睿恩‧嘉義縣新港國小三年丙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