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2.0與長照1.0有何不同?

臺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為了解決長者的長期照護問題,蔡英文總統上任後積極推動「長照2.0」,今年元旦正式上路,不過,引起多方質疑預算經費短缺,長照人力不足問題仍在。什麼是長照2.0?與原本的長照制度有何不同?是否能真正解決長者照護問題?

 衛福部指出,長照2.0計畫核心觀念在於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長照體系,提供優質平價且普及服務,建構「找得到、看得到、用得到」的長照資源,包含推動社區整體照顧模式,設置長照旗艦店、長照專賣店與長照柑仔店ABC三級社區照顧模式,將失智症納入照顧範圍,規畫每縣市至少有一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估計服務對象人數從五十一萬人增到將近七十三萬,成長四成四。
但是,面對《勞基法》的「一例一休」,立委王榮璋質疑,長照服務單位未來可能不提供週末服務。臺灣長照發展協會全聯會則表示,除了服務時數增幅不大,小型老人機構勢必因一例一休衝擊,造成人事成本提高。
立委李彥秀也指出,以重度失能的居家服務時數為例,過去每月最高有九十小時服務,長照2.0可有九十三小時,平均一天只能多六分鐘,顯示長照2.0重社區、輕居家的問題,況且一例一休上路後,長照費用也傳出要上漲,會讓弱勢家庭只能靠家庭照顧。
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陳素春表示,長照2.0計畫希望長輩留在居家社區,送進機構照顧的人事成本負擔更重,小型機構所面臨的問題,將視長照資源發展情形再研議調整方案。
衛福部長林奏延說,目前長照重要的工作是補齊人力缺口及籌措財源,除鼓勵中高齡二度就業者投入,未來將比照大學博覽會,吸引年輕人投入,而評估失能者的照顧管理專員,也將增一倍人力,並改善薪資待遇。
全方位照顧實務聯盟召集人林金立表示,目前四十五所大專院校有長照相關科系,每年可以培訓約五千名長照人力,但事實上投入長照業務的比率僅三成;陳素春表示,照服員預計四年內由現有九千多名,再增加兩萬五千人,也會給予偏遠地區加給;目前照服員平均月薪約兩萬兩千元到兩萬五千元,規畫將底薪提高到三萬元,但仍須視財源而定。
行政院長林全表示,得先逐步建立服務的模式,未來再考慮要走保險制或稅收制;但事實上,長照2.0人力不足、經費短缺加上一例一休政策衝擊,看來挑戰重重。

長照 2.0 服務對象
長照 1.0
長期照顧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指日常生活功能受損而需要由他人提供照顧服務者,包含:
1 65歲以上老人。
2 55至64歲的山地原住民。
3 50歲以上身心障礙者。
4 65歲以上僅僅IADL失能且獨居之老人。
長照 2.0
除了1.0服務對象外,擴大納入:
5 50歲以上失智症患者。
6 55-64歲失能平地原住民。
7 49歲以下失能身心障礙者。
8 65歲以上僅IADL失能之衰弱(frailty)老人。
*服務對象人數預估自51萬1千餘人增至將近73萬8千人,成長44%。
註:IADL,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是指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
資料來源╱衛福部


報導/阮筱琪

小公民發言臺
我看長照2.0新制

 雖然長照2.0可以照顧到更多的人,可是相對的政府要花的社會福利基金就更多,對納稅人來說壓力也會更大。
張財菖‧雲林縣辰光國小六年甲班

 長照2.0的計畫聽起來很棒,但重要的是那些長輩們願不願意讓一個陌生人來照顧自己,為何不直接由子女照顧呢?得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可在工作和家人之間取得平衡。
劉祥瑞‧新北市土城國小六年七班

 除了身體上的照顧之外,也可以兼顧心靈上的呵護,很多長者需要被精神層面的關心,需要有被尊重的感受,感受到真正溫暖的照護,這些服務會讓臺灣長者活得更有尊嚴。
郭耀宸‧嘉義縣三和國小六年丙班

  讀完本週〈長照2.0與長照1.0有何不同?〉後,小朋友有什麼想法?歡迎來信表達看法,文長一百字內,來信記得附上姓名、學校、班級、電話、地址和身分證字號,本週四前寄到電子信箱:a137@mdn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