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遭汙染 許厝分校該不該遷校

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發現,雲林縣橋頭國小許厝分校學童尿液中硫代二乙酸(TDGA)平均濃度偏高,學童肝功能可能受影響,並可能與附近的六輕石化工業區排放氯乙烯(VCM)有關。行政院基於維護學童健康,決定將師生遷到距離六輕較遠的學校;該校家長卻認為,影響孩子受教權,拒絕遷校。許厝分校該不該遷,不只引發許多討論,還暴露出高汙染工業區鄰近國小,學童面臨「教育權」與「健康權」的無奈。
許厝分校距離六輕廠區900公尺,距離橋頭國小本校約5.5公里,距離豐榮國小約9.1公里。


 學校開學了,許厝分校的學童,開學日卻是在帳棚裡報到,一旁則有家長拉起白布條,抗議行政院的遷校決定,堅持要把孩子留在原來的校園上課。許厝分校遷校爭議,源起於國衛院從一百零二年起,為期三年的「六輕石化工業區對附近學童健康影響」研究報告。
國衛院檢驗四所國小學童尿液中TDGA濃度,結果距離六輕最近、相隔僅僅九百公尺的許厝分校學童,TDGA平均濃度最高,推論可能是受石化工廠排放氯乙烯和重金屬影響。研究報告也指出,一百零三年,許厝分校遷到距離六輕五公里的橋頭國小本校後,學童尿液中TDGA濃度下降兩成,數值隨著距離石化區越遠而降低。

遷校 考量學生健康
參與研究的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指出,國際癌症研究已將氯乙烯視為一級致癌物,長期接觸會影響肝功能和罹患肝癌的風險,建議許厝分校遷校。行政院優先考量學生的健康,因此作出遷校決定,進行預防性安置。
不過許厝分校的家長對這番美意並不領情,因為過去三年來,學校已經搬遷三次,家長覺得「煩了」。其次,家長認為許厝分校設備新穎、空間寬敞,有利於孩子學習,遷校到他校,空間擁擠,距離較遠,接送孩子也不方便。最令家長憤慨的是,六輕製造汙染,政府為什麼不監測工廠排放,卻要無辜的孩子遷走?家長許永田說,遷校就能解決問題嗎?「三年遷了三校,好比難民!」

三百多名麥寮鄉親北上,到行政院前抗議,反對橋頭國小許厝分校遷校。


不遷校 相關證據有限
許厝分校五育基金會主委許芳餘表示,國衛院沒有直接證實學童尿液中TDGA與六輕有關,只說是距離太近,但TDGA來源很多,除了六輕,可能還有其他來源,應找第三方公正單位逐一驗證,在有定論前不接受安置。
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表示,當初學校蓋在距離六輕九百公尺的地區,就是嚴重的錯誤,此事也凸顯政策面、法規面的不足,長期以來政府對企業的縱容。
周桂田說,要求六輕改善汙染不是這麼容易,無論管制、關廠或停產,都要有非常強烈的科學因果證據。今天科學上的證據雖然有限,但流行病學上已清楚呈現許厝分校學童有高風險,從「預警原則」角度,希望家長考慮遷校,保護孩子健康。
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腎臟科主任錢建文表示,臺灣最被忽略的是環境汙染地區的弱勢居民,臺灣石化產業早就弊大於利,長期而言還是要推動產業轉型,才能保障人民健康。

報導/劉偉瑩 攝影/陳壁銘
小公民發言臺
我看許厝分校該不該遷校

 如果我是許厝分校學生的家長,我不會遷校,因為這明明就是我們的家,為什麼不是六輕的工廠搬走?而且我們遷來遷去三次了。但是為了健康,如果真的非不得已,只能遷校,因為大家都不希望有毒物質進到身體內,讓人生變成黑白。
蘇煜凱‧臺南市新化國小六年一班

 行政院為了許厝分校學生的健康著想,決定遷校,但是家長也是為了孩子就學方便,而極力向政府爭取受教權利,雙方各有立場,但太過堅持立場就會引起爭議。我覺得雙方可以先靜下心,心平氣和的溝通,才能解決問題,在學童的健康與教育上,獲得「雙贏」。
蔡昕諺‧嘉義縣三和國小六年甲班

  讀完本週的讀報精選〈環境遭汙染 許厝分校該不該遷校〉後,小朋友有什麼想法?歡迎來信表達看法,文長一百字內,來信記得附上你的姓名、學校、班級、電話、地址和身分證字號,本週四前寄到電子信箱:jessey@mdn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