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東南亞異文化 友善新住民
 |
在臺北火車站大廳聚集的新住民笑容燦爛。
陳壁銘/攝影 |
日前,六萬多名穆斯林移工在臺北車站大廳與廣場慶祝開齋節,他們穿著亮麗的節日服飾,與異地相逢的朋友共享美食,不少移工甚至邀請雇主同樂,場面熱鬧溫馨。相較於多年前的開齋日,臺北車站圍起紅絨柱,區隔新住民;近年國人對新住民、移工不但較為友善,也對逐漸融入臺灣的穆斯林文化、東南亞文化,進入學習理解、互相包容和彼此尊重的歷程。
每年伊斯蘭曆的九月是齋戒月,在齋戒月,每天日落之前穆斯林不進食,也不飲水。齋戒月結束後是開齋節,相當於華人的農曆新年,穆斯林會在開齋節穿上節日服裝,與親友歡聚。
空間友善/提供聚會場所
今年的齋戒月是六月六日到七月五日,十日是開齋節後第一個假日,臺北車站聚集了大批印尼移工、新住民一同慶祝,在臺北市政府規畫的花博爭豔館開齋節活動現場,還邀請了新住民樂團和印尼知名歌手表演。
二○一二年,近萬名印尼移工湧入臺北車站慶祝開齋節,卻發生臺鐵用紅絨柱區隔空間,不讓移工席地而坐的爭議事件;相較之下,近年國人對新住民和移工較為友善。印尼海外勞工安置暨保護局,也特別對臺灣提供各地穆斯林移工能有一起過節的地方,表示肯定。
交通友善/設置外文標示
去年一群彰化縣南郭國小的學生,有感於新住民看不懂中文、聽不懂國語,搭火車很不方便,於是請人幫忙將售票機的中文操作說明,翻譯成東南亞語導覽海報及傳單。
現在彰化火車站進一步推出「進階版」的官方翻譯版本,請新住民發展協會協助,完成泰國、越南、印尼、菲律賓四國語言的售票流程說明,在每臺售票機上張貼。
臺鐵彰化站站長邵宏松說,目前車站還召募一批越南籍計時人員,每週五到週日在月臺、票口幫忙引導和翻譯,遇到連續假日,還會請新住民協會志工以越南語廣播。他說,感謝越南志工不但讓新住民搭車更方便,也幫忙不少本地乘客。
文化友善/認識東南亞文化
長期關注新移民、移工議題的「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創辦人張正表示,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約有八十五萬人,其中移工有六十五萬人,過去政府花許多功夫讓新住民認識臺灣,但是臺灣人對新住民的認識還是太少,東南亞文學或童話故事的中文翻譯作品也很少見。張正認為,讓臺灣人多認識東南亞文化,才是消除偏見的基礎。
內政部移民署官員表示,新住民、移工對臺灣的醫療照護和勞動市場有一定的貢獻。友善新住民,可以從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著手,例如尊重印尼人不吃豬肉,穆斯林的禱告習俗;了解越南美食鴨仔蛋,就好比臺灣的臭豆腐;對新移民的文化、宗教和習俗多一分理解,就能多一分尊重。
圖說:
1印尼穆斯林在開齋節時,和家人一起逛雅加達港口區。
美聯社
2在臺北火車站大廳聚集的新住民笑容燦爛。
陳壁銘/攝影
報導/劉偉瑩
我看友善新住民
如果我們平常接觸新住民的機會有限,不大了解彼此的文化和想法,可以透過電視或報紙雜誌,更加了解不同族群的文化特色。只要充分溝通,就能消除誤解,也提供友善環境,這樣不但能讓大家和平相處,也能減少不必要的衝突。
陳睿翔‧新北市三民高中國中部九年級
我們出外旅遊時,對當地環境、語言不熟悉,也會希望得到當地人的尊重和體諒。將心比心,我們應該主動友善付出。而且,當我們了解別人的文化時,也可以豐富我們自己的文化,所以我覺得大家願意學習理解、尊重新住民的文化,是非常美好的事。
呂康年‧臺北市麗山國中八年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