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負利率政策 拯救經濟兩面刃
繼歐洲國家實施負利率之後,日本中央銀行也在一月底宣布負利率政策,民間銀行存入日本央行的部分存款,適用百分之負零點一的利率,政策在二月正式上路。一時之間,負利率似乎成了提振經濟的最後絕招,就連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葉倫也說,美國也要考慮負利率政策,引發全球熱議。什麼是負利率?日本為什麼這麼做?會產生什麼影響?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指出,最早採取負利率政策的是歐洲國家,包括丹麥、瑞士等,都是負利率國家。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存錢應該是有利息的,不過在歐洲負利率國家,例如丹麥,民間銀行如果把錢放到中央銀行,得要反過來支付利息;民眾把錢存到銀行,不只拿不到利息,還得付給銀行一筆費用,等於負利率。現在丹麥的民眾寧可把錢放在家裡,保險箱因此越賣越貴。
鼓勵消費
刺激經濟活動
殷乃平表示,日本的負利率政策,目前只在中央銀行對民間銀行之間實施;一般人將錢存入銀行還是有利息,影響層面比較小。不過,受央行負利率影響,各個銀行也已調降存款戶的利率。
各國政府祭出負利率,目的都是為了「救經濟」。殷乃平指出,日本經濟從一九八九年以來一直疲弱不振,首相安倍晉三為了提升經濟,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撤換央行總裁,接著是印較多的鈔票,希望大家用現金消費,並且採取較激烈的政策,例如負利率,也就是鼓勵大家多花錢、多投資,增加購買力,促進金融流通,希望經濟好轉。
不過,因為經濟實在太差,民眾對未來並不看好,上班族擔心將來可能失業,賺的錢多半存起來為日後打算,不買東西、不敢花錢,經濟依舊不好。
局勢多變
影響政策效果
其次,日本在採取負利率的同時,也期待引導日幣貶值,這樣日本的物品賣到國外就會比較便宜,可以增加出口;沒想到,歐洲央行宣布量化寬鬆(印製新鈔,購買債券,增加貨幣在市場上的流通性),使得歐元貶值,歐洲資金紛紛逃命,捧著歐元來買日元,反而推升了日元,殷乃平說:「負利率是安倍打了很久的算盤,但是他沒有料到,國際資金流動,影響政策效果。」
日本負利率政策是否奏效,有待觀察,但它就像兩面刃,殷乃平指出,歐洲的銀行不只沒錢,銀行借錢給民眾甚至還要付給利息,這會使銀行扮演的角色消失,造成金融上的不穩定,「日本走到這一步,代表全球經濟已經欲振乏力,已無任何手段可以挽救經濟了。」
安倍原先計畫
{1}央行採負利率,銀行積極放款,刺激消費,促進生產,推動經濟。
{2}日幣貶值,日貨降價,提高商品競爭力。
安倍意料之外
{1}人民對前景悲觀,擔心未來生活,更加節省,不願消費。
{2}歐元貶值更多,歐洲商品較日製商品更搶手。
圖說:
各國經濟常會受全球局勢左右。華爾街股市波動及中國經濟成長趨緩,一月時都影響日本股市下跌。
報導/劉偉瑩
我覺得,經濟問題要得到解決,就像治療疾病一樣,一定要找到病源,澈底根除,才能一勞永逸。如果只是治標而不治本,不但問題沒有解決,還有可能變得更嚴重,就像日本首相安倍雖然謹慎規畫作出負利率決策,仍不敵歐元變化。
洪禎璘‧臺中市崇光國小五年級
日本的負利率政策,不一定是挽救經濟的最佳方法。我持反對態度,因為觀察各國情形,會發現弄巧成拙的機率比較大。目前全球的經濟狀況低迷,世界是個地球村,彼此互有關聯,相信各國的中央銀行必定能發揮聰明判斷力,設法提升景氣,讓人民生活更富裕。
陳子暄‧新北市秀山國小五年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