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假標準難定 先改善空氣品質

 入秋之後,空氣汙染日漸嚴重;中南部的空氣品質,更達到紫爆標準,環保署日前修正《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但專家學者認為數值訂得太高,成效有限。教育部也希望下修校園停止戶外活動的標準,更能保護學童健康。家長則認為與其學校停課,不如先設法 減少空氣汙染。

 每到秋冬季節,空氣品質就開始下降。近年來,臺灣人熱中馬拉松運動,即使天空灰濛濛,仍有上萬人報名參加;十一月也有許多學校舉辦運動會,不少學童氣喘吁吁,無法完賽。
空氣品質不佳,對敏感族群、氣喘或孕婦的影響尤其嚴重。臺灣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表示,根據研究顯示,當細懸浮微粒PM2.5每立方公尺達十七點五微克時,學童氣喘、呼吸道不舒服的比率開始增加。尤其臺灣南部空汙嚴重,很多中小學卻在這個季節舉行運動會,讓學童進行體育競賽,吸入更多受汙染空氣。

空汙假標準難定 相同區域空氣相似
 空氣汙染嚴重時,該不該放空汙假?家長和教師也有不同看法。家住新北市的吳姓家長說,空氣品質不好,學生就應該留在室內,學校也應該把課程安排在室內進行。她建議,教育部儘快下修放空汙假和停止戶外活動的標準,「總不能讓學生在運動會時,還戴著口罩跑操場。」
教育部現行標準,是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達兩百五十微克以上,學校停止戶外活動;而達三百五十微克以上,可比照颱風假,由縣市政府自行決定是否停課,不過臺灣至今還未達到過空汙假標準。
新北市北新國小教師李雅菁則認為,國小學童大多住在學區內,「學校和住家很靠近,空氣品質也差不多。」她認為,空汙嚴重時,放不放假差別其實不大,反而應該檢討造成空汙的原因,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教育部資科司副司長劉文惠表示,美、日都沒有訂定放空汙假的標準,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國大陸和臺灣有訂定。但大陸的標準比臺灣更嚴格,四百五十微克以上才能停課。
劉文惠說,空氣品質隨時都會有變化,可能上午不佳,但下午又變好。貿然下修空汙假標準,可能衍生學童停課,卻乏人照顧的問題,因此停課標準一定會「審慎評估」。

先停止戶外活動 戴口罩避免髒空氣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耳鼻喉科醫師吳傳頌指出,過敏兒吸入髒汙空氣,可能會立即出現打噴嚏、流鼻水和咳嗽的過敏症狀。
醫師建議,有過敏體質者,應該避免在空氣品質差時到戶外活動。
環保署目前訂出的初級標準,是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達一百五十微克,學生與幼兒應該戴口罩,並減少戶外活動。但王敏玲說,「空汙到達這樣的程度,已經是相當嚴重」,尤其對成長中的學童有害,所以她建議下修標準。
教育部的立場,仍希望先訂定校園戶外活動停止的標準;例如美國「校園空氣品質與戶外活動指南」訂定的,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達一百五十微克到兩百五十微克之間,就停止校園戶外活動;教育部近日會找環保署、衛福部、縣市政府討論。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志傑也建議,空汙嚴重時,在戶外可戴上口罩,但時間一長,會覺得不舒服。他建議減少戶外活動,室內也搭配使用空氣清淨機,加強過濾髒空氣。

圖說:
 進行戶外運動時,要注意戶外空氣品質是否良好。
 攝影/吳啟綜

報導/沈育如


小公民發言臺
我看空汙假標準難定

    最近時序進入秋冬,中南部的空氣品質愈來愈糟,不斷有人提出要把空汙假標準往下修的要求。我覺得與其這樣,不如釜底抽薪,找出空氣汙染的源頭,制訂管制工廠排放廢氣的法律。放空汙假絕對不是好辦法,學生的學習會受很大的影響。
林雅惠‧苗栗縣建國國小六年級

 我覺得自行車開放載童有危險。幼兒還不懂得安全規範,被載時如果沒坐好,一跌下去,輕則受傷,重則可能性命不保。我覺得應該禁止自行車加載幼童。各位家長騎自行車時,千萬不要拿幼兒的安全開玩笑,萬一跌落,非同小可!
游翊可‧高雄市旗山國小六年級

  讀完本週的讀報精選〈空汙假標準難定 先改善空氣品質〉後,小朋友有什麼想法?歡迎來信表達看法,文長一百字內,來信記得附上你的姓名、學校、班級、電話、地址和身分證字號,本週四前寄到電子信箱:jessey@mdn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