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雪霸分六級 登山客攻頂才升級
  雪霸國家公園將園內八條登山路線、十九種登山行程依活動天數、危險地形及雪季期間,分成A、B、C、C+、D和E級六種級別。難易程度從A級開始遞增,C+難度最高,D級和E級是雪季期間的規定。像是雪霸國家公園內的聖稜線,因為有斷崖或崩壁等危險地形,行程長達一週,被歸類在C+級,同時也是雪季不開放的E級。
 雪霸國家公園副處長鍾銘山解釋,登山是種冒險行為,有危險性,山難事件又時有所聞,各界一直想要設計完善的制度,方便安全管理。四月雪霸內部開會討論,結合過去雪季限制規範,研擬這套六級新制。  這套制度除了雪霸國家公園內的登山路線,也將臺灣百岳分類。玉山國家公園內的新康山是C級,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南湖尖山是B級。除了分級,雪霸國家公園公布的分級制,還包括逐級申請和獨攀申請承諾書。
 逐級申請是登山民眾必須證明自己有攀爬能力,除了A級不需證明,其他級別都要有前一級或同等級的攀爬證明。雪霸國家公園規定,A級到C級間,只要出示攻頂照,就能證明登山能力。  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理事長何中達認同路線資訊公開供民眾參考,但認為逐級申請制度有待討論。他表示,登山多是團隊進行,團隊中老手和新手的比例可能影響團體適合攀爬的山岳級別,雪霸國家公園的逐級申請僅適用個人,未考量團體。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祕書長林文坤支持逐級申請,他說從簡入深比較安全,以攻頂照片證明登山能力也很直接,不過或許還是可商請國家公園協助開證明。

高山國家公園
分級標準待統一

 雪霸國家公園期待今年底這套新制度能正式上路,玉山國家公園副處長林文和表示,玉山國家公園分級制度和雪霸國家公園雷同。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張登文說,園內南湖尖山是傳統熱門登山路線,路徑和指標都很清楚,但難度是否落在B級仍有待討論。他認為,如果三座高山型國家公園未來要統一使用相同分級標準,應廣邀各界共同討論。
 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組回應仍需研議,施行日程未定。

雪霸分級表
級別 登山內容說明 登山人數限制 登山經驗證明 同等級別百岳代表
A級
 一般健行路線。
 活動天數一天到三天。
 簽承諾書即可獨攀,不需證明。
 玉山、雪山、大霸尖山、合歡山、北大武山

B級
 活動天數五天以內,但有危險地形。
 簽承諾書即可獨攀。
 需A級經驗或同等級以上證明。
 秀姑巒山、南湖尖山、白姑大山

C級
 高級縱走路線,活動天數五天以上。
 簽承諾書即可獨攀。
 需B級經驗或同等級以上證明。
 達芬尖山、新康山

C+級
 高級縱走路線,有垂降和攀岩地形。
 三人以上。
 需C級經驗或同等級以上證明
。  中央尖山、太魯閣大山

D級
 雪季管制期間,有條件開放。
 三人以上。
 需C級經驗或同等級以上證明。
 ─
E級
 雪季期間暫停開放
 不開放。
 不開放。
 ─
資料來源/雪霸國家公園 整理/王詣筑 製表/謝錦梅

報導/王詣筑 


小公民發言臺
我看攀雪霸六級制

   山難事件時有所聞,為了保護登山客安全,日前雪霸國家公園公布六級制登山分級制度。我覺得這套制度和英語檢定或烹飪能力分級一樣,可以讓登山客依據自己能力選擇適合自己攀爬的山區及路線,讓生命更有保障;分級標準也是很好的階段目標,可以讓我們由淺入深,逐級進步。
黃之琦‧彰化縣鹿港國小六年級

  我覺得,登山路線分級可以減少山難發生,但若是團體中有超過一定比率的老資格登山客,申請條件可以放寬。我覺得其他高山也應該要分級,每座山都有不一樣的危險和特別之處,希望分級之後,不會再發生山難事件。
洪禎璘‧臺中市崇光國小四年級

讀完本週〈攀雪霸分六級/登山客攻頂才升級〉後,小朋友有什麼想法?歡迎來信表達看法,文長一百字內,來信記得附上姓名、學校、班級、電話、地址和身分證字號,本週四前寄到電子信箱:jessey@mdn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