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考生捨不得祖父母 機率68%
今年國中教育會考作文題目「捨不得」,許多學生以阿公、阿媽過世為文章題材;閱卷召集人、淡江大學榮譽教授曾昭旭,批評學生糟蹋題材、消費阿公阿媽。此舉引發各界爭議,數學專欄作家賴以威以人口統計數據進行數學推理,反駁消費阿公阿媽說法,希望尊重個人寫作權,也讓臺灣人口老化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曾昭旭表示,臺灣平均壽命已增加到八十多歲,以此推算,國中生的祖父母應多數健在,今年滿十五歲的考生有那麼多人的阿公阿媽都去世了嗎?他懷疑考生作文內容虛構,明顯是消費阿公阿媽,這樣的寫作得分不會高。
曾昭旭的說法引起許多網友及學生、家長不滿。許多人批評教授臆測學生捏造親人過世,是不尊重的說法。也有學生說自己的爺爺真的過世,考試當天寫到快哭出來,沒想到被質疑。數學專欄作家賴以威更以數學推論,計算今年國三生有捨不得經驗的機率。
賴以威發現二十八萬名十五歲考生,幾乎都是二○○○年出生的千禧寶寶,如果以內政部公布的人口資料推算,十五歲考生四名祖父母都健在的機率為三成二,也就是有一人過世的機率為六成八,因此約有十九萬的考生有與祖父母或外公外婆告別的經驗;先走的大多是爺爺,外婆則是最年輕、最有活力的一位。
醫療進步社會安定 平均壽命增加
推究這次會考作文的爭議點,並不在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否健在,而是因為臺灣人口高齡化所產生的問題。
臺灣人平均年齡大約是多少?內政部戶政司長翟蘭萍說,根據內政部的資料顯示,去年臺灣平均壽命為七十九點一二歲,男性平均壽命為七十五點九六歲,而女性平均壽命則為八十二點四七歲,比男性高出六點五一歲。
分析壽命延長的原因,翟蘭萍說,主要是因為醫療、衛生、營養、居住環境、工作條件改善,以及物資、財富的增加,加上全民健保開辦後,有效降低各年齡層死亡機率,讓男性每年以兩個月、女性以三個月的平均壽命延長。
國發會人力發展處長張恆裕說,平均壽命越長,顯示該國人口的精神與物質生活水準也越高,推動高齡化社會正向發展,是政府與全民必須共同努力的課題。
會考考生祖父母健在機率推算
今年會考生15歲,2000年出生。
2000年時,孕婦平均年齡28.2歲生第一胎。
媽媽今年約43.2歲。
男性婚齡平均長女性3.5歲,爸爸結婚時應為32歲。
爸爸今年約46.7歲。
祖父母輩平均結婚年齡,早於父母輩3.7年。
24.5歲生子+女兒43.2歲 外婆67.7歲→存活率89.1%
長外婆4.8歲 外公72.5歲→存活率68.1%
24.5歲生子+兒子46.7歲 奶奶71.2歲→存活率86%
長奶奶4.8歲 爺爺76.0歲→存活率61.2%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四位都健在的機率
為89.1%×68.1%×86%×61.2%≒32%
有一位去世的機率為100%-32%≒68%
今年會考考生280,000名×68%≒190,000名
推估19萬名考生有祖父母去世的經驗。
文∕林人芳
這次作文會考的題目「捨不得」,許多考生寫對於祖父母的追思之情,我認為將考生說成「消費」阿公阿媽,非常不妥。這次事件帶出了高齡化問題,高齡社會必定是臺灣未來趨勢,如何妥善處理及減緩才是真正的當務之急。
張芷綺‧新北市埔墘國小六年三班
今年國中會考作文,許多學生以祖父母過世為題材,內容真假引發各界爭議。我認為每個論點都各有道理,但臺灣老年人口增加,卻是不爭的事實。我的家在鄉下,人口高齡化的現象很明顯,如果家鄉長輩能受到良好照顧,在外地工作的年輕人也比較放心。
黃崇銘‧嘉義縣社口國小五年甲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