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天際線 傳統、現代美感相映

 五年前總統府後方蓋了高樓,讓大家忽然意識到天際線的重要。媒體近日也報導,臺北市龍山寺後方將蓋大樓,引發天際線恐毀容的爭議。臺灣大學預定在正門口旁興建人文大樓,更引發天際線保衛爭論。都市建設的過程中,天際線概念一再出現,究竟什麼是天際線?

 二十世紀初,鋼跟玻璃等建材,建構出現代建築風格,當樓房越蓋越高,天際線的概念也愈來愈受重視。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阮慶岳說,天際線指的是建築物與天空的景觀,是現代化城市代表。

  高樓構築天際線

每棟建築都會成為天際線部分圖案,所以在規畫時,都應該考慮對當地整體景觀的影響。阮慶岳說,天際線的美醜,沒有一定的標準;建築此起彼落,連接而成天際線,只要不造成太大的衝突,維持整體和諧感就好。
淡江建築系助理教授林珍瑩認為,天際線是比例的問題,因此可以從群體建築或從街廓來觀察。

  古老建物應維護

高樓景觀外,歷史古蹟建物的天際線也很重要。淡江大學建築系主任黃瑞茂指出,從天際線可以看出城市的繁榮發展,但城市天際線要具備代表性,讓人理解其風貌,就要保留歷史感。大稻埕老街、龍山寺和總統府都是臺北歷史的一部分,它們的天際線應該被維護。
臺北市都市發展局第二科長羅文明說,以龍山寺個案為例,重點為單一建築的天際線,也就是文化資產保存的天際線,北市也有都市更新計畫,據以規畫整體天際線景觀。
至於龍山寺、總統府等重要古蹟建築的天際線保存,羅文明坦言,《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所有條款,談的都是古蹟本身,沒有涉及古蹟周遭地區,因此在與開發者協調時,沒有實質法令依據來限制開發者權益。

  政府應積極作為

但黃瑞茂說,《文資法》的保存計畫,本來就涉及保存物的周邊,像是淡水小白宮,從它的拱廊可以看到觀音山跟淡水河,這個景觀就是小白宮在城市中的價值,也是保存計畫應涵蓋的部分。
林珍瑩說,對於宗教建築、古蹟或者有情感性的建築,市府應勸說和溝通,像是透過容積轉移、面積獎勵等方式,避免地主權利受損。不過她也認為,公權力並非毫無作用,民意若表達清楚,也能提醒主事者積極作為。

報導/王詣筑



小公民發言臺
 我看天際線

  臺北龍山寺是古意盎然的歷史建築,參觀的人潮又多,如果後面蓋滿大樓,不僅整個天際線畫面奇怪突兀,甚至令人擔心大地震時,會不會有大樓壓毀古蹟文物或傷到遊客的危險。若是為了追求城市發展而不顧城市景觀,胡亂蓋大樓,真是我們全民共同的損失。
陳律安‧新北市秀山國小六年級

 現代化的高大建築和傳統的歷史古蹟和諧共存,才能造就美麗的天際線,這在新舊建築並陳的大都市中,是非常重要的事。希望大家蓋新建築時,都要謹慎考慮,讓所有人抬頭就能欣賞天空壯麗景觀,相信和諧的天際線,一定能吸引更多遊客。
劉峻瑋‧嘉義縣社口國小四年級

  讀完本週的讀報精選〈城市天際線 傳統、現代美感相映 〉後,小朋友有什麼想法?歡迎來信,文長一百字內,記得附上姓名、學校、班級、電話、地址和身分證字號,本週四前寄到電子信箱:jessey@mdn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