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子島開發案 曼哈頓變威尼斯?

文/陳韻晴 攝影/陳壁銘

位居兩河交會處的沙洲社子島 ,容易洪水氾濫,開發計畫因此受限。

 五年前,時任臺北市長郝龍斌宣布,將開發社子島成為「臺北曼哈頓」。今年,新任臺北市長柯文哲卻有意改變計畫,希望社子島變成「臺北威尼斯」,引起各界熱烈討論,目前臺北市政府仍在研議,尚未定案。

地理特色
沙洲易氾濫
經濟部要求禁限建

 「社子島」早期被稱為「社子」,位於士林、北投和臺北市三地之間的樞紐位置,是由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會形成的沙洲。
 民國五十九年時,社子島被經濟部列為洪水氾濫區,而訂下了禁建、限建的規定,至今已經快四十五年了。
 考量水患隱憂,以及地處偏遠等問題,社子島一直停留在低度開發狀態,雖然保留了特殊的生態環境,讓許多生物在此棲息和繁衍,卻也限制了地區發展。
 社子島開發案懸宕多時,地方發展隨之受限。當地市議員何志偉表示,社子島如同孤兒,長期被地方政府遺忘,教育和交通等各方面的發展速度都很慢。
 不管是成為臺北曼哈頓或臺北威尼斯,社子島居民的主要訴求都是「擁有正常的生活空間」,希望能夠在社子島安身立命,享受便利而安全的生活環境。
 社子島該不該限建?該朝哪一方面開發?決定發展目標時,既要考慮當地特殊的地理限制,也應該兼顧保護自然環境及都市開發建設的不同立場。

發展目標1 臺北曼哈頓
填土造陸蓋堤防

 社子島北面隔著基隆河,與關渡平原、臺北都會公園預定地及關渡自然保留區相對,西南面隔淡水河與新北市五股和蘆洲相對,東南面沿基隆河,與社子、葫蘆堵相接,總面積近三百公頃。
 郝龍斌提出的計畫起碼耗時十年,因應社子島地理位置,首先得填土增高八公尺,並建構高九公尺的堤防,應付可能發生的百年大洪水。這個計畫除了必須使用非常多的填築土方,也得處理土地變更和數千住戶遷建等問題。另外,也希望加強社子島的聯外交通系統,預計打造兩條輕軌路線,以及建立北海岸海上水路。

位居兩河交會處的沙洲社子島 ,容易洪水氾濫,開發計畫因此受限。

發展目標2 臺北威尼斯
還地於河助疏洪

 前任臺北市長的計畫,傳到現任市長手裡,可能翻盤。柯文哲日前直言,不如將經費發給社子島居民,言下之意,建設案看似不可行。
 後來市府團隊表示,目前的初步想法是讓社子島還地於河,與水共生;促進公有地回歸河道,也協調居民讓出部分土地,用於退縮堤防以及加寬河道,以利疏洪。
 臺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曾提出生態社區的概念,認為社子島饒富生態之美,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溼地公園,無需過度開發。



小公民發言臺
 我看社子島開發

  我想如果社子島要開發,還是應該先考慮居民的想法。我認為,如果真能開發成曼哈頓,為何不開發?保育固然重要,但大家也都希望能過便利發達的生活。何況開發建設時,也可以同時注意環境保育問題,相信在市民監督下,兩者可以並存。
劉倚心‧高雄市凱旋國小四年級

 社子島是個比鄰水岸的社區,地勢低窪,容易因天災而釀成水患,想要開發此地實在困難。雖然每個開發案的名氣都很響亮,但不應該忽略居民必須付出的代價,例如金錢、生活形態、長大的過程和將來的記憶等,希望為政者做決定之前,能先聽聽當地居民的聲音!
卓聿豐‧臺中市南陽國小四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