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迷思 降低出生性別比

  ★編輯臺觀點

  環顧快速工商業化的臺灣,重男輕女的現象雖然比過去農村社會改善,但在醫界認定上,正常男女嬰出生性別比為一點零六比一,還有改進空間。思考生男生女的觀念差異,期待傳統觀念漸漸改變,社會性別歧視消弭,未來能有「男孩女孩一樣好」的公平社會。

  ★新聞導讀

  臺灣重男輕女的觀念改變了嗎?衛生署上週公布最新統計,民國一百年的新生兒男女嬰出生性別比,從一點零九下降為一點零七九,若依照美國中央情報局網站公布的各國出生性別比排序,臺灣排名從九十二年的全球第三名,降到第十二名。

  國民健康局表示,在正常狀態下,男女嬰的出生性別比應是一點零六比一,臺灣性別比長期偏高,與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和人工性別篩選行為有關,去年估計有近兩千七百名女嬰疑似遭性別篩選後墮胎。

  因此從九十九年五月起,國健局結合各縣市衛生局,針對接生醫療院所進行監測、稽查與輔導,取締違規性別篩選廣告與加重罰則,去年二月開始出現成效,出生性別比逐漸下降,年底統計更降到八十三年以來的最低點。此外,向來比第一、二胎高出許多的第三胎以上出生性別比,去年也降到一點一三四,創下十八年以來的最低值。

  今年最晚五月中旬前懷孕者,還可能趕上龍年生育潮,為防範這波「龍子效應」衝擊出生性別比,國健局將發起「守護小龍女運動」,三月推出的新版媽媽手冊,也會特別印上檢舉專線,希望能使出生性別比進一步下降到正常狀態。

報導/諶淑婷

  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資料,去年臺灣有十萬兩千九百四十六名男嬰、九萬五千四百三十九名女嬰出生,雖然有七千多人的差距,但已經是很大的進步。因為如果是根據九十九年的性別比一點零九推算,去年足足多出生了九百九十三名女嬰。

  國健局婦幼組長李翠鳳說,其實正常懷孕過程並不會有男女性別比問題,因為要等到媽媽懷孕四五個月時,透過超音波檢查胎兒是否畸形或有疾病,才會同時知道胎兒性別,此時已經無法墮胎。

  性別失衡有兩因素

  會造成性別比失衡問題有兩階段,第一是人工受孕,雖然有超過九成的父母選擇順其自然,但約有百分之一點七的父母違反法律規定,將受孕胚胎進行性別篩檢,直接選擇男嬰。不過每年二十萬名新生兒中,只有一千人是人工受孕,所以影響不大。第二是懷孕初期即可進行的母血篩檢,有些家長選擇這個方法獲知胎兒性別,並決定是否墮胎。李翠鳳說,雖然衛生署已禁止母血篩檢,也要求醫師不要透露胎兒性別,但在家長要求下,醫師還是會暗中透露,加上墮胎不需要登記原因,所以很難準確判斷性別失衡的主因。

  儘管衛生署再三宣導與要求,出生性別比仍失衡。所以衛生署從九十九年起,採取各項宣導與防範措施,例如針對全國接生醫師及兩三百家接生醫療機構,進行稽查與統計,只要新生兒出生性別比異常,就會加以「關心」。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院長陳潤秋說:「一個社會若是性別失衡嚴重,男性無法組成家庭,社會氣氛容易浮動不安;能夠孕育下一代的女性太少,則會造成人口繁衍問題。」不過,社會觀念正逐漸改變,她觀察到,越來越多家長不再堅持生男孩,甚至有些家長拒絕先知道胎兒性別。

  傳宗接代觀念漸薄弱

  「亞洲家族系統以男性為主幹,傳統上重男輕女,但現在女性就業率有五成,所以性別比勢必會逐漸下降。」臺灣婦產科醫學會祕書長黃閔照表示,過去農業家庭子女多,性別比率比較平均,但隨著家庭子女減少到一兩人,爸媽更希望生男孩。直到近幾年,年輕爸媽傳宗接代觀念越來越淡,社會也講求男女平等,所以即使只生一胎,女孩也無所謂,才會拉近性別比。

  黃閔照說,爸媽都希望在超音波檢查時,就能先知道胎兒性別,以便準備用品、取名字。既然衛生署已經知道問題出在人工受孕選擇胚胎性別和母血篩檢,政府下一步應該建立全民共識,宣導男女平等觀念,以教育改善性別失衡問題。

 


讀報熱線
  為鼓勵學生關懷社會、了解時事,凡在「學生觀點」、「上週回響」發表意見,都可獲得國語日報「小公民證書」。歡迎來信在「上週回響」分享一百字心得,寄送至電子信箱:a0202@email.mdnkids.com

郭子瑄 臺中巿軍功國小
  ■重男輕女是很不好的事,有些父母因為知道即將出生的胎兒是女生,因此就墮胎。這種選擇是不對的,不應該剝奪孩子出生的權利。

黃宇瑍 高雄市旗津國小
  ■希望大人生孩子不要有性別觀念,只要媽媽和寶寶都健康就好,不要限制或強調性別。像我從幼稚園開始,班上的男生人數是女生的兩三倍,但男孩子比較吵,希望女生多一點,教室可以安靜些。

上週讀報回響
單一選區兩票制

陳御風 臺北市古亭國小
  ■上選舉幹部時,很多人會因為「他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選他」,而不是看那個人的能力。就像教師呼籲要選最適合的人,成人也要有這種觀念,即使選舉制度不好,投票時還是要選賢與能。


讀報講堂
宣導男女平等 從教育著手
陳秀惠 桃園縣龍星國小校長

  臺灣傳統社會重男輕女,為傳宗接代而犧牲女嬰。近幾年社會觀念改變,加上衛生署再三宣導與稽查,男女嬰出生性別比終於下降。男孩女孩一樣好,除了政策宣導,更應從教育著手,深耕男女平等觀念,以建立公平社會。

  1. 觀察家裡或家族的男生多或女生多?為何會如此?
  2. 以往為求生男嬰,會要求醫師做什麼?
  3. 一個社會若是男女性別嚴重失衡,會有什麼影響?
  4. 男女平等不是口號,要落實男女平等觀念,你覺得可以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