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藥品亂丟棄 汙染環境

  ★編輯臺觀點

  所謂「廢舊藥品」一般泛指過期、變質、偏方或長期未使用的藥品。廢舊藥品不當丟棄造成環境汙染,是國內環保的重要議題。在檢討廢舊用藥造成的環境問題時,用藥態度與用藥安全,也是需要學習的重點。

  ★新聞導讀

  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廢舊藥品,常常選擇沖到馬桶或水槽中。根據中央社報導,成大醫院表示,研究顯示,國內下水道的藥物濃度普遍偏高,有些抗生素濃度甚至是歐美國家下水道的上百倍。

  根據衛生署研究顯示,下水道的藥物濃度偏高,磺胺類抗生素、四環黴素類抗生素及Quinolone類抗生素濃度,分別是歐美國家的一百二十五倍、一百四十三倍及五百七十九倍。這些藥物濃度偏高的廢水,會排放到河川及海洋,不只造成雄魚雌性化,也會讓細菌產生抗藥性,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

  下水道的藥物濃度偏高,與民眾不知如何處理廢舊藥品有關。雖然有些民眾會將藥品送回醫院處理,但更多民眾直接丟棄在垃圾桶,或是沖進馬桶、水槽。其實處理廢舊藥品並不難,但因為宣導不足,大部分民眾都不知道處理程序。

  成大醫院也認為廢舊藥品問題,導因於國內用藥氾濫。根據統計,成醫去年一月到十月被動性的檢收病人藥品,品項就高達四百九十一種、近三十萬錠,以胃腸藥、神經性用藥、荷爾蒙藥物及心血管用藥較多,藥費金額高達新臺幣兩百五十萬元。

報導/諶淑婷

  人類因為生病而吃藥,臺灣的下水道與河川卻是因為吃了太多藥而生病。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去年公布一項調查,指出臺灣中北部河川有九成驗出解熱鎮痛藥成分,五成以上驗出消炎止痛藥成分,其中某條河川的紅黴素檢出量,是德國河川的一千五百倍。國人處理廢舊藥品的錯誤觀念,導致下水道、河川和水中生物成了「藥罐子」。

  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連瑞猛說,一般用藥常見藥錠、藥丸與藥水,前面兩者多數被丟入垃圾桶,送進焚燒爐,藥水則常被倒入水槽或馬桶,但國內衛生下水道的建置普及率只有百分之十五點六,無法攔截藥物汙染,藥水直接進入河川,被土壤吸收,衝擊環境。而人類吃下長期生活在「藥水汙染」的河川魚蝦,也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

  改善國人用藥文化

  廢舊藥品回收問題,與國內用藥文化有關。連瑞猛說,在健保體制下,醫師開藥成為醫院重要收入,看病過程不再只是考慮病況與病人,也會在乎開藥可以得到更多利潤。加上兩百元以下的藥費由政府負擔,兩百元以上才須民眾部分負擔,也讓民眾有貪小便宜心態,認為看病不拿藥,就浪費了自己繳的健保費,常主動要求醫師開藥。

  成大醫院藥劑部組長高淑敏說,以慢性病患者為例,每個月藥量大,卻不見得天天按照醫師指示服藥,導致每月都有剩餘的藥,若是回診時能主動提醒醫師,少開一點藥,就可節省健保資源,又不會產生廢舊藥品。

  推動定期回收制度

  她也建議衛生部門,主動建立定期回收藥品的制度,因為廢舊藥品放在家中,可能會被孩子誤食,也有用藥安全疑慮。歐美某些國家會將可用的回收藥品,提供給負擔不起醫療保險的中低收入戶,她認為衛生部門可參考。此外,與其直接銷毀藥品,不如提高藥品檢收的專業度,將可用藥品用來幫助醫療資源缺乏的第三世界國家。

  若是民眾想自行丟棄廢舊藥品,高淑敏提醒,會汙染環境的藥水,一定要裝入密封袋再丟棄。另外,雖然藥丸和藥錠可以直接丟入一般垃圾,但是為了避免某些管制藥品會被有心人士轉賣或不當使用,所以丟棄前必須和茶葉、咖啡渣混合,弄髒藥品後再丟棄。但是鎮定劑、安眠藥等管制藥品,或是需要一千度以上高溫焚燒的抗癌藥品,還是必須送回醫院、藥局進行特殊處理。

  連瑞猛認為,藥品的研發製造必須是全方位考量,不僅要能使用安全、達到療效,還要考慮到處理時減少對環境的傷害。由於醫院能使用哪些藥品,屬於衛生署管轄範圍,政府必須改變觀念,選用功效類似,但對環境更友善的藥物,改變藥廠開發新藥的考量與態度。他說:「若能從製藥源頭開始改變,就可加速臺灣用藥安全的進步。」


讀報熱線
  為鼓勵學生關懷社會、了解時事,凡在「學生觀點」、「上週回響」發表意見,都可獲得國語日報「小公民證書」。歡迎來信在「上週回響」分享一百字心得,寄送至電子信箱:a0202@mdnkids.com

王怡琳 嘉義縣港墘國小
  ■大家應該改變就醫習慣,不要隨便到醫院拿藥,以免太多用不完。如果真的用不完,要將藥物送回醫院或藥局處理,才能保護環境。

許書銘 臺東市康樂國小
  ■上社會課時,老師介紹過藥物亂丟會破壞和影響生態,以及微生物產生抗藥的問題,越想越讓人害怕。希望政府建全過期藥品回收管道,在垃圾分類中增加藥物這一項,把沒吃完的藥交給垃圾車回收。

李榮茂、莊舒仲採訪

上週讀報回響
募兵制上路

湯千慧 嘉義縣同仁國小
  ■募兵制的職業軍人一定要更有責任心,要學會用電腦精準的控制軍事武器,鍛鍊堅強體魄,這才是軍人專業的表現,也是當軍人最光榮的事。

讀報講堂
人人建立正確觀念 有助環保
蔡淑華 桃園縣長庚國小校長

  河川是臺灣人民賴以生存的命脈之一,一旦被汙染,難保民眾的健康不受威脅。面對越來越多的廢舊藥品被不當丟棄,嚴重汙染水源,請大家重視廢舊藥品回收的議題,並正確落實。

  1.什麼是「廢舊藥品」?
  2.廢舊藥品如果任意丟棄,會對環境及人類造成什麼影響?
  3.請說明處理廢舊藥品的正確方法或步驟。
  4.你覺得平日儲備藥物是好習慣嗎?為什麼?
  5.如果你是衛生署長,會如何建立廢舊藥品定期回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