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華爾街 小市民反貪婪

  ★編輯臺觀點

  「占領華爾街」聲明指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能容忍百分之一的人貪婪與腐敗。美國年輕世代對晦暗的未來感到憤怒,將問題矛頭直指世界金融中心華爾街,以實際行動表達對政府的不滿,對富人享有特權反感。無論結果成功或失敗,這場革命都是世界改變的開始。

  ★新聞導讀

  自九月中旬開始的「占領華爾街」抗議運動,進入十月後聲勢持續擴大。根據聯合報報導,紐約在上週爆發大規模示威行動,上萬人組成龐大隊伍遊街呼口號,抗議美國政經社會的不公平和不正義,除了失業者和一般勞工,紐約市教師聯合會、運輸工人聯合會、紐約市立大學教職員也加入,要求華爾街和紐約市最富有的富人,付他們應付的稅。

  「占領華爾街」源自美國民眾對高失業率、企業貪婪、政府金融紓困等議題的不滿和憤怒,從美國紐約市開始,已蔓延到全美上百個城市,紐約市警方陸續逮捕好幾百名示威者,卻導致更多民眾主動加入。

  民眾的示威標語有各式各樣的訴求,例如「向富人徵稅」、「華爾街不應買政客」、「結束戰爭」、「資本主義倒臺」等上百個標語與訴求,他們表示這是美國人民大團結,進行一場抗議不公不義的革命,這場革命就從華爾街開打。美國總統歐巴馬和副總統拜登也公開表態,安撫群眾,歐巴馬表示能夠理解民眾的沮喪和不滿。

  「占領華爾街」逐漸擴大成全球改變運動,預計十月十五日將在全球近百個城市遍地開花,臺灣也有民眾響應,在臉書上發起「占領臺北」運動。

報導/諶淑婷

  還記得今年春天在阿拉伯世界發生的「茉莉花革命」嗎?如今一股革命的力量,也正在美國各大城市發酵。

  「占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的起源,可回溯至二○○八年九月美國金融危機,因為富人貪婪無度的炒作市場,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為了解除危機,美國政府決定以國庫彌補巨大虧損,但還是造成許多中小企業不支倒閉或瀕臨破產,國家經濟萎靡不振,失業率居高不下。

  但一些瀕臨破產的大企業總裁,一邊要求政府給錢紓困,一邊繼續領高薪和紅利,也就是所謂的「肥貓」。根據統計,接受紓困的二十家銀行,總裁年薪一千三百八十萬美元,他們為了度過風暴,裁掉十六萬名員工,但他們的薪水是一般員工的四百三十倍。

  九一七發動示威

  今年是金融危機發生的第三年,在加拿大反消費主義組織Adbusters發起下,近千名示威者在九月十七日進入紐約金融中心華爾街示威,他們以「占領華爾街」為象徵,反抗資本家的貪婪、社會的不平等。全國自主勞工聯盟執行長朱維立說:「金融風暴都三年了,現在才『占領華爾街』其實有點晚,不過與其躲在家裡背貸款,不如走上街頭。」

  他說,全球貧富差距嚴重,大量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上,但富人的財富並非從天而降,而是由廣大受雇勞工一起創造,勞工卻無法享受,依舊貧窮。

  政府紓困未必好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反對政府紓困措施,他說:「企業主和銀行家賺大錢時,以『市場自由』為名,拒絕政府干涉,也沒給勞工合理薪資;一旦賠錢,就以公司倒閉、解聘勞工為由,要求政府以人民的稅金紓困,太不合理。」他認為美國政府選擇幫助銀行,讓銀行有錢貸款解救企業,企業再繼續聘雇勞工,並不是聰明的經濟政策。

  吳惠林解釋,經濟體系有自我修復能力,例如公司倒閉、員工降薪或失業、其他企業接手經營,最後會慢慢回復到充分就業狀態,「只是這段時間非常漫長,在選舉壓力下,政府往往選擇伸手幫助。」他強調,就像「置之死地而後生」看似殘忍,但企業反而會被迫瘦身、調整成適合的經營模式,對未來市場才有幫助。他以日本三一一地震重創經濟為例,人民消費變得保守,不再購買進口高價商品,改買國產平價產品,也把國外旅遊改成國內旅遊,讓國內經濟慢慢復甦。

  「占領華爾街」下一步是十月十五日全球同步響應運動,朱維立說:「在全球結盟的這一天,臺灣人也可以占領街頭,大聲說出對現狀的無奈和對政府的批評,以群體意識督促政府解決貧富差距問題。」他認為臺灣政府比美國更放任企業,勞工收入過低,民眾該要求的除了財稅改革、健全社福制度,也包括監督企業的制度和權力。

主要訴求
向富人和企業財團課稅。
終結戰爭、撤除軍隊、刪減軍事花費。
保護社會安全網,強化社會保障,並改善人民的醫療照顧。
終結對石油公司或其他大企業的福利及關注。
轉型為乾淨能源的經濟型態。
保護工人權利,包括集體協商談判,創造就業並提高薪資。
讓金錢遠離政治。
整理/諶淑婷

 


讀報熱線
  為鼓勵學生關懷社會、了解時事,凡在「學生觀點」、「上週回響」發表意見,都可獲得國語日報「小公民證書」。歡迎來信在「上週回響」分享一百字心得,寄送至電子信箱a0202@mdnkids.com

吳孟庭 臺南市東陽國小
  ■如果我是總統,會讓有錢人繳比以前更多的稅。貧富差距的問題在美國很嚴重,生活在寶島的我們也面臨相同問題,政府應該未雨綢繆,速謀對策。

謝翊芷 臺東縣東清國小
  ■拿大家的錢去幫助有錢人,沒有道理。如果這群抗議的美國人來臺灣表達意見,我一定敲森巴鼓,幫他們加油打氣。

李榮茂、莊舒仲採訪

上週讀報回響
新住民姓名權

羅元壕 屏東縣港東國小
  ■在我身邊有兩個表現優異的人,他們的媽媽來自別的國家。我覺得他們的媽媽一定很用心教育他們,可是社會卻沒有用同理心來對待這些新住民,法律應還給他們姓名權。


讀報講堂
保障勞工權益 縮短貧富差距
謝佳媛 花蓮縣東竹國小教師

  為了杜絕「肥貓」,縮短貧富差距,各國政府除加強把關企業補助條件,還要制訂法律保障勞工的工作權益。臺灣政府雖已課徵奢侈稅,但這只是治標,想治本必須投資教育,讓偏遠孩子脫離貧窮環境,這也是臺灣民眾對政府的期待。

  1. 為何有「占領華爾街」運動?
  2. .為何要以「占領華爾街」當作抗議運動的名稱?
  3. 政府以全面補助來縮小貧富差距,你認為可行嗎?
  4. 臺灣貧富不均、失業率嚴重,你覺得該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