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債救經濟 當心債留子孫
★編輯臺觀點
從希臘破產到美債危機,再再給臺灣敲響警鐘。臺灣必須引以為鑑,舉債並非壞事,運用得當就是高明的財務操作,可帶動經濟發展;運用不當,則會敗壞財政,債留子孫。其實國家財政如同家庭理財,如果不能開源,起碼應該節流。量入為出,才可將危害減到最低。
★新聞導讀
美債危機暫時解除,我國立法院預算中心卻在上週發出警告,提醒政府包括發放消費券、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都是以舉債支應,但舉債救經濟並非萬靈丹,會有債留子孫的問題。
根據聯合報報導,立法院「一百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評估報告指出,到一百年度為止,政府累計債務未償餘額逼進五兆大關,為四兆九千六百一十八億元,國債占國民生產毛額平均數的百分之三十七點五,接近《公債法》百分之四十的上限。保守估計,政府潛藏負債已達十一兆五千億元,在不增加舉債的前提下,需要六十二年才能還清。
從九二一災後重建開始,「舉債救經濟」成為政府主要作法,發放消費券、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工程建設、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等,都是靠舉債支應。立法院評估報告指出,「近年來行政院幾乎年年編列特別預算拚經濟,但不少是缺乏效益及為人詬病的公共建設。」遍布全國的「蚊子館」,就是浪費公帑的最佳證明。
立法院長王金平說,目前政府還有三千到四千億元的舉債額度可使用,是在可容許的範圍內,但政府必須審慎因應。
報導/諶淑婷
國家就像一個大家庭,有收入也有支出,當收入無法平衡支出時,就必須跟別人借錢。所以國債就是國家借的錢,當國家為了推行某些政策或重大建設,必須募集大筆資金時,就會向投資者借錢,並承諾在一定的時間內,按約定條件支付利息和還錢。
臺灣歲出大於歲入
臺灣去年總稅收一兆六千兩百二十億元,加上中油、臺電、自來水等國營事業收入,以及菸品健康捐、停車費的入帳,就叫「歲入」,也就是臺灣這個大家庭的總收入。但臺灣的「歲入」不足以支付總支出「歲出」,中間的差額,只好靠賣國有土地,或是借國債來維持收支平衡。
臺灣財政惡化開始於一九九○年,當時中央政府長期債務餘額不到兩千億元,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說,之後國債緩慢增加,二○○七年、二○○八年都維持在三兆七千億元左右。但近三年,國債卻以每年增加四千億元的幅度急速增加,如今已達四兆九千多億元。距離舉債上限只剩下三千兩百億元,立法院預估不到三年就會用完。
但四兆九千多億元並非全部國債,必須加上軍公教退休金、社會保險保費補助款、勞保、道路徵收補償費等十五兆元的「潛在負債」。根據公平稅改聯盟估算,國債實際上應是二十一兆元,平均每名國民負債九十多萬元,不久就會達到「建國百年,背債百萬」的狀況。
國債利息逾一千億元
借錢一定會有利息,國債利息問題非常沉重,今年光是利息就高達一千三百二十億元,占國家總支出的百分之七點四,根據估算,中央政府每十元收入就有一元用來付國債利息。政府只好採取「舉新債償還舊債」的還錢方式,就像是「卡奴」以信用卡借錢還債,根本無法減少負債。
國債沉重問題也必須考量到少子化現象,目前臺灣每七人養一名老人,四十五年後變成每兩人養一名老人,即使未來臺灣產業順利轉型,每個人的生產力提升、收入增加,但要負擔的國債也會越來越高,到時候一樣的稅收,可以用在公共建設、社會福利的部分就變少了,下一代只能享受到「縮水的幸福」。
王榮璋指出,大家都不希望調高舉債上限,讓臺灣和冰島、希臘一樣,發生經濟危機,但在借款有限的情況下,政府必須減少支出,明後年的預算編列馬上受影響,重大工程可能停擺,社福預算也會被刪減,他說:「原本舉債是為了造福子孫,但如果變成禍遺子孫,就不應該了。」
王榮璋說,其實臺灣政府並沒有過度或不當支出,「問題出在減稅,而且是減有錢人的稅。」他認為臺灣人民必須體認到,目前稅收已無法支應國家支出,增稅是必然趨勢,但政府課稅應做到「廉能」與「效率」,不貪汙人民的稅金,也不過度或不當使用稅金。最重要的是公平,有錢人多繳一點稅,窮人少繳一點,不論身分或職業,每個人都繳合理的稅金,一起解除國債危機。
 |
|
讀報熱線
喜歡今天的新聞嗎?歡迎來信和記者分享讀後心得或疑問。a0202@email.mdnkids.com
徐純慧 臺南市信義國小
■政府不應該為了兌現「選舉支票」,而舉債建設許多沒有經濟效益的公共設施,不僅浪費公帑,更會債留子孫,讓我們長大後的生活加倍辛苦。希望政府量入為出,好好平衡財政。
郭于瑄 高雄市大同國小
■我很好奇國家也會欠錢,雖然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但為什麼大人花錢,卻變成小孩長大後還錢?我覺得沒有道理。既然沒錢,就應該少花一點。
謝嘉竣 臺北市西門國小
■汽車不斷排放廢氣,造成空氣汙染,當這些不好的物質飄到空氣中,下雨時就會跟著雨水掉落下來,變成酸雨,可能傷害我們的頭髮和皮膚。所以,我們要好好愛護環境,讓雨水恢復正常。
讀報講堂
國債無法償還 國家信用瓦解
簡僑緯 新北市三峽國中教師
國家就像是個人一樣,也會有信用問題。當我們預支過多現金,未來卻無法支應這些借貸時,信用就會破產。當一個國家持續向未來的人民借貸更多金錢,未來的經濟卻每況愈下時,國家的信用也會逐漸破產,變成一個沒保障的國家。
- 到一百年度為止,政府累計債務未償餘額,逼進多少大關?
- 保守估計,在不增加舉債的前提下,政府需要幾年才能還清負債?
- 臺灣收入除總稅收一兆六千兩百二十億元,還有哪些?
- 你覺得解決債務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