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人口高齡化 衝擊競爭力
★編輯臺觀點 ★新聞導讀 衛生署上週公布臺灣人口老化地圖,發現各地老化速度差異大,嘉義縣、雲林縣、澎湖縣都是前三名的「高齡縣」。全國有二十三個鄉鎮區是「超高齡社區」,新北市的平溪區則是全國「最老」的鄉鎮。 根據聯合報報導,今年五月全臺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約百分之十點七五;六年後老年人口比率將達百分之十四,進入「高齡社會」;再八年後達百分之二十,變成「超高齡社會」。法國歷經一百一十五年,老年人口才由百分之七上升到十四;瑞典花了八十五年,臺灣卻只花二十四年。 衛生專家提醒,除了政府要規畫合宜的老人長期照護政策;老化嚴重的地區,地方政府也要著重居家照護、整合照護體系,維護老人生活品質與尊嚴。 「活躍老化」概念也很重要,因為失能老人越少,社會負擔就越輕。老化問題嚴重的雲林縣,正和臺糖公司合作闢建銀髮族養生村,希望可以成為全國示範村。 令人擔心的是,人口老化會使國家生產力結構改變,對經濟造成衝擊。到時候稀少的年輕人如何扛起老人社會的重擔,將是一大問題。 報導/諶淑婷
你能想像嗎?十四年後的臺灣,每五人就有一名是老人。 對於臺灣正以「三級跳」方式快速老化,衛生署將這種現象形容成「老化海嘯」。人口與健康調查研究中心主任洪百薰解釋,民國三十四年二次大戰結束,隔年臺灣社會漸趨穩定,新生兒變多,被稱為第一批戰後嬰兒潮。他們在今年邁入六十五歲,成為老年人口,但此時生育率卻低到谷底,導致老人的比率快速上升。 農村縣市 年輕人紛外移 從臺灣老化地圖可發現,老年人口超過百分之十四的「高齡縣」有嘉義縣、雲林縣、澎湖縣,都是農村地區,經濟環境較差,迫使年輕人必須到外縣市謀生,或是搬遷到文教設施規畫較好的都會區。相反的,老年人口少於百分之十的年輕縣市,桃園縣、新北市、臺中市、新竹市和連江縣,都是都會區或工業區,工作機會多,生活機能便利,年輕人選擇在此成家立業。 特別的是,新北市雖然名列第二名年輕縣市,卻有平溪、雙溪及坪林三個超高齡社區,其中平溪老年人口達百分之二十五點八,每四人就有一名是老人,成為全國最老的社區。洪百薰分析,名列年輕縣市第五的連江縣,可能是因為人口少,所以老年人口相對比例不高,而且近年推動觀光,吸引不少年輕人回鄉就業。 人口老化加上出生率低,讓十五到六十四歲的「生產人口」要照顧的老人越來越多,也就是所謂的「扶老比」提高。洪百薰說:「今年的『扶老比』是七比一,七名年輕人照顧一名老人,預估十一年後會變成四比一,再過六年是三比一,再過十一年則是二比一,對整個國家的生產力與競爭力來說,都是極大危機。」她認為臺灣必須做好準備,讓長者保持健康、生活獨立,可以延後退休年齡,老年人不一定都是「依賴人口」。 提高生育 解除老化危機 另一個問題是,隨著年紀增長,罹患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的機會也增加。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說,八成八的臺灣老人至少有一種慢性病,慢性病不但會讓老人失去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也會因煩惱健康、經濟、病況等問題變得憂鬱,醫院該如何針對老人,提供良好的溝通服務和照護流程是當務之急。 臺大醫院醫師呂立則認為,鼓勵生育是解除老化警報的治本之道。他提醒政府,「我們是否提供婦女誘人的生產或育兒福利,為兒童規畫更好的醫療環境,讓孩子健康長大,成為我們的依靠,才能讓你我真的放心變老。」
讀報熱線 邱敏溦 臺南市和順國小
曾苙維 高雄市龍華國小 讀報講堂 1.臺灣的「高齡縣市」前三名是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