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少需求多 物價喊漲

  ★編輯臺觀點

  過去婦女被描述是「油麻菜籽命」,社會地位低落,遭受許多不平等對待。現在社會進步,婦女權益漸漸迎頭趕上。藉著婦女國是會議的召開,未來政府制定兩性政策將更周延,也讓我們了解到兩性平權的重要性。

  ★新聞導讀

  三月八日是國際婦女節,這天是為了紀念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有重要貢獻,所設立的節日。我國內政部也將在今、明兩天首次舉辦全國婦女國是會議,並提出「性別平等政策綱領」,希望透過國是會議,為政策綱領帶來與時俱進的作法,也為婦女地位與權益注入新觀點和新思維。

  根據中央社報導,隨著時代進步,民眾性別平等意識提升,近年來在婦女團體的努力與國家修法下,臺灣女性權益越來越受到重視。例如二○○五年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通過決議,要全面改革歧視女性的民俗儀典;二○○八年內政部也修改祭祀公業條例,讓女性享有繼承祭祀產權的權利,改變以往女性不能進入祠堂祭祖,名字也不能列入祖譜的陋習。

  行政院長吳敦義上週聽取內政部「展望未來‧開創新局──從婦女權益邁向性別平等」報告後,表示近年來女性在各領域、各行業已走出傳統限制,展現相當的影響力。行政院明年將設置「性別平等處」,從促進婦女權益邁向推動性別平等,這是臺灣性別平等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報導/諶淑婷

  婦女國是會議 促性別平等

  時間追溯到一九九六年三月八日,前副總統呂秀蓮召集了第一屆婦女國是會議,呼籲婦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為自己追求一個安全幸福、有尊嚴的生活。

  這場公部門和民間合辦的婦女國是會議,在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高雄市的「志願認養」接力下,連續舉辦六年,但活動並非強制年年舉辦,在缺乏經費與專業人力的困境下,停辦多年。如今能在民國一百年由中央政府發起主辦,婦女權益促進會委員陳曼麗認為,臺灣社會進步了,性別平等已是全國共同努力的目標。

  「國是會議」就是「國事會議」,藉由各領域專業者的討論,將國家重要政策引導到正確的方向。婦女國是會議的重點在於婦女權益和性別議題,為了蒐集各方意見,在今天開會前,全國各地已召開了三十八場大大小小的分區會議。

  官員傾聽民間心聲

  陳曼麗說:「當性騷擾、家暴、職場不平等成為社會常態時,人們就會麻木、漠視,只能靠婦女團體發動抗議,才能受到重視。」透過婦女國是會議,官方代表將出席聆聽民間團體的心聲,也讓全民有機會思考,婦女在未來社會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今年婦女國是會議規畫了八大核心討論議題,分別是性別平等專責機制,權力、決策與影響力,就業、經濟與福利,教育、文化與媒體,人身安全與司法,健康、醫療與照顧,人口、婚姻與家庭,環境、能源與科技。雖然這些主題目前都有現成法規或政策,但如何讓兩性達到真正平等,還有努力的空間。

  參政婦女不易受重視

  以參與決策為例,目前立法委員約有三分之一是女性;各縣市的議會,除了北市有四成議員是女性,其餘縣市約只有兩成;中央政府三十八個部會,女性首長更是屈指可數。陳曼麗認為,這與臺灣長期不鼓勵婦女參與政治有關,所以比較難選出有經驗與能力的女性。另一方面,也代表社會不重視女性參政者的表現,她舉例說:「媒體喜歡報導女性政治家的緋聞、衣著打扮等花邊新聞,報導男性政治家則比較集中於他們的參政表現,顯現出社會對待兩性的方式不平等。」

  就業方面,過去婦女在家中做家事是「無酬勞動」,被認為是應盡的個人責任之一,所以現代婦女即使外出就業,下班回家仍要負責家務。如何兼顧工作和養兒育女,成為女性的一大負擔,也是現代生育率降低的原因之一。陳曼麗說:「婦女不會因為幾千元補助就生孩子,需要更全面的生育、照養福利支持才行。」

  陳曼麗說,除徹底落實保護婦女的法規,婦女自身的觀念也要修正,聽到他人說侮辱女性的粗話或情色笑話,不能覺得無所謂,否則兩性平等只是一句口號。

  婦女地位的平等不能只靠法律或政策規範,需要多關心公共事務,加入參與和決策的行列,為自己的權益努力。最重要的是改變想法,相信男女的能力、權利、責任與義務,都不會因為性別而有所不同。

 


讀報熱線
  喜歡今天的新聞嗎?歡迎來信和記者分享讀後心得或疑問。a0202@email.mdnkids.com

林翰煒 嘉義市僑平國小
  ■我希望政府能提供勞心勞力的婦女朋友,更多、更廣泛的醫療照顧,因為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紙上談兵。

吳悠‧袁容 高雄市大華國小
  ■國外有婦女因為穿著不符合公司要求,而被革職,我覺得很不公平。希望職業不要有性別差異,同時尊重女性穿衣服的權利。

上週讀報回響
茉莉花革命

黃祥峰 花蓮縣海星國小
  ■在獨裁者的統治下,中東地區的人們怨聲四起,終於釀成暴動。現在是民主時代,每個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不希望再看到世界任何地方,有人因此而受苦受難。


讀報講堂
國家修法 女性權益漸提升

方惠鈴 臺北市明德國小教師

  過去,婦女常被認為是「油麻菜籽命」,如今在婦女團體的努力,以及國家政策、法令修改的配合下,女性權益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性別平等的思潮中,衷心希望男性與女性都能互敬互愛,活出彩色人生。

  1. 以前「油麻菜籽命」是形容哪一種人的命運?為什麼?
  2. 內政部首次舉辦全國婦女國是會議,八大核心討論議題分別是什麼?
  3. 你認為婦女在未來社會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4. 明天是國際婦女節,請對你身邊的女性同胞說一句讚美或感謝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