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通貨膨脹 影響消費力
★編輯臺觀點 ★新聞導讀 隨著過年腳步接近,大家都希望能收到超大包的紅包。根據中國時報報導,新竹一名邱姓民眾,突發奇想在網路上買了十張面額一百兆元的辛巴威紙鈔當作紅包,送給好友的九歲兒子,當小朋友拿到全世界面額最大的紙鈔時,十分驚喜。 一百兆元到底有多大呢?仔細數共有十四個零。如果是新臺幣的話,相當於我國中央政府一年的總預算一點六兆元的六十二倍。不過,這一百兆元在非洲辛巴威當地卻只能買到幾片吐司,甚至是兩根香蕉。換算成新臺幣,也只值十元左右。 外電報導,辛巴威的鈔票形同廢紙,遊客想在機場買兩杯咖啡和兩杯水,索價兩億元辛巴威幣。當地人說,以前兩億辛巴威幣可以買一個金礦,可見辛巴威當地的通貨膨脹有多嚴重。 為了解決通貨膨脹問題,辛巴威政府不斷印製大面額鈔票。一張面額一百兆元的鈔票,使用不到兩個禮拜,價值就縮水了。 目前辛巴威已改用美金,但不少遊客到辛巴威,都指名要蒐集一百兆元的紙鈔當作紀念,畢竟這是有史以來最大面額的鈔票。 報導/吳啟綜 位於非洲南部的辛巴威,原本是非洲比較富裕的國家,但政府一連串錯誤的土地改革、經濟政策失敗,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為了抗通膨,不斷推出超大面額的鈔票,結果問題愈來愈嚴重。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聶建中表示,一般造成通貨膨脹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景氣問題,當一個國家經濟轉好,物價就會上漲,帶動國內消費,東西越來越貴。所以,景氣好會帶動通貨膨脹。另一個原因是當國家的整體狀況不好時,幣值就會衰弱,永遠追不上物價,尤其經過戰亂的國家,幣值越來越低,物價則是越來越貴,造成很多民眾買不起。 貨幣貶值 民眾選擇消費 貨幣貶值、通貨膨脹會對民眾造成什麼影響?聶建中說,如果民眾的薪水或所得沒有提高,拿到的錢還是一樣的數目,購買力就會降低。通常幣值降低,拿到的貨幣會相對比較多,民眾就會產生一種困惑,覺得錢幣沒有保值的能力,不想放在手裡,於是儘量消費、買東西。結果越買東西,幣值愈低,東西也愈貴。 之前網路曾流傳,辛巴威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人民買咖啡,必須抱著一堆錢秤重量,甚至廁所的衛生紙沒了,大家直接拿紙鈔來代替。辛巴威人民知道錢越來越不保值,沒有信心持有,拚命花錢形成惡性循環。 如果出現這種情形,政府該如何挽救?聶建中指出,不想讓幣值繼續貶下去,就要增強國力。美國前一陣子經濟不好,幣值衰弱,於是政府大量印鈔票,卻讓幣值越來越低。因此,政府首要工作就是要振興經濟,讓國力變強。 改變幣制 挽救頹勢 第二是更改幣制,以前土耳其政府曾經採取不當施政,造成土耳其幣值貶得很嚴重。以二○○五年跟三十年前相比,總共貶了一百五十萬倍。土耳其政府為了扭轉形象,馬上拿掉紙鈔後面的六個零,換成新幣值。這和早期臺灣以舊臺幣換成新臺幣的模式有些類似。在戰亂的時候,臺灣人對錢不是這麼急需,後來隨著物價上漲,幣值一直貶,一天貶好幾次,大家覺得留著錢沒用,儲存物資反而更好。因此紛紛掏錢買東西,形成幣值越貶越低,後來就改成新臺幣。 儘管辛巴威政府在二○○八年八月曾經去掉紙鈔上的十個零,但不到半年時間,通貨膨脹更惡化,紙鈔上的數字又全部「長」回來了。聶建中說,「紙鈔去零」是政府救助的一種方法,一般人會比較珍惜,不會拋售。如果這些零又補回來,顯示民眾對政府還是沒信心。政府必須提出根本解決之道,才能喚回民心。 讀報熱線 李羿承 屏東縣萬丹國小 許諾 臺南市公誠國小 李榮茂、莊舒仲採訪
林楷恩 新北市聖心小學 讀報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