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 保障各階層民眾權益
★編輯臺觀點
許多社會問題無法經由政府獲得解決,社會運動便是人民發聲的另一個管道。社運讓各種不同階層的人,農民、勞工、婦女、消費者都有機會勇敢站出來,要求政府改變社會不公平的現象。多傾聽社運者聲音,學習從不同角度看社會。
★新聞導讀
公共電視日前報導二○一○年社會運動總回顧,去年數起社會運動,讓政府聽到民眾的聲音,對勞工界及社會弱勢族群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年。根據報導,由於去年接連發生法官以「未違反女童意願」為理由,輕判色狼的案件,引發民怨,短短一個多月,超過三十萬人在網路連署、表達不滿,並在九月二十五日穿上黑衣服、手持白玫瑰,聚集在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要求司法改革、淘汰不適任法官,讓政府不得不重視這個議題。
高房價問題也在社運後有了新發展。民間團體組成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為弱勢者爭取居住權。政府也快馬加鞭,先訂出補貼租金、興建住宅等政策,並公布「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預定地。但是地點一公布,就引來附近居民的抗議,擔心房價下跌。
可以確定的是,領基本工資的弱勢勞工今年將微幅加薪,過去三年沒調整過的基本工資及時薪,將調高百分之三點四七,預估有一百七十萬名勞工、打工族受惠。
報導/諶淑婷
當社會累積太多對政府施政不滿的怒氣時,這股社會意識會讓民眾凝聚起來,以群體力量為自己爭取權益,這就是社會運動。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何宗勳說,社會不斷進步,陸續產生新問題,但政府不一定能跟上社會變遷的腳步,調整行政運作或修法。人民的需求無法得到回應,只好選擇發起社會運動,希望透過媒體報導,讓政府感受到壓力,為人民尋求解決辦法。
公民團體帶領 多方訴求
許多人以為街頭遊行就是社運,其實並非如此。何宗勳說,社運是由公民團體帶領,進行陳情、討論、連署、拍攝紀錄片等活動,街頭遊行只是方法之一。臺大社會系副教授何明修也說,需要透過社運爭取權益的人,往往是弱勢族群,例如勞工爭取合理薪資、農民保護農地不被徵收等,「以弱勢族群為主體,進行政府體制外的活動,是社運的兩大特色。」
回顧今年六起比較大型的社會運動,包含中科三、四期開發案、大埔農地被強制徵收、彰化大城海濱溼地被列為國光石化設廠地等,屬於環境議題;抗議法官不公的白玫瑰運動、要求基本薪資調整、抗議高房價,則傳達了弱勢民眾的心聲。儘管政府有所回應,但還是無法讓民眾滿意。
何明修說,危害環境的中科三期被判定應停工,廠商卻「停工不停產」;全國五萬人響應「認股救溼地」活動,阻止國光石化開發,卻不被政府接受;大埔農地雖獲得以個案方式處理,但被破壞的農地無法回復;白玫瑰運動的訴求,法務部並未完全接受;基本薪資最後只調整小額度六百元,讓勞工階層失望;為了高房價所提出的社會住宅,如今也因找不到合適地點而遙遙無期。
社運新方向 效果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環保團體除採取司法途徑、公民訴訟,成功讓最高法院判定中科三期的開發違法,也以環境信託方式,鼓勵民眾加入認股、購買溼地,加上藉由公民記者記錄、報導大埔農地事件,引起國外媒體注意。何明修說:「國內漸漸找到社運的新方向,讓民眾聲音更有力傳達給政府。」
社運是臺灣從國家主權至上,轉型為公民社會的重要手段,何宗勳說:「政府需要公民團體來推動民主化、公平化,這是一種社會分工。社運不只是當事人的事,更是每個人參與公共事務的責任。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很多不公義的事需要全民關心,感同身受後,就會去幫助他們。」
何明修建議大家多了解社會運動的內容,以多元角度思考事情,「將農地改成科學園區雖然可以賺錢,但農民該怎麼生活?」傾聽各方意見,尊重每個人的權益,才是真正的民主社會本質。
2010社運回顧 |
事件 |
起因 |
目前結果 |
中科三、四期開發案 |
2006年環保署在環境與民眾健康的爭議中,有條件通過中科三期后里基地七星農場環評審查,環保團體因而提出訴訟。 |
2010年1月,最高行政法院判決環保署敗訴,成為首件被撤銷的環評案,要求中科三期應全面停止開發和施工。但中科三期目前「停工不停產」。 |
反對國光石化開發案 |
國光石化預計在彰化縣大城鄉沿岸溼地,以填海造陸方式設廠。環保團體去年4月發動「全民認股守護白海豚」環境信託案,爭取購買開發溼地。 |
五萬多民眾加入認股、響應,學術界、藝文界、醫界也串連公開聲援。但財政部表示,目前沒有法律依據,國有地可讓售給公益信託。 |
苗栗大埔事件 |
苗栗縣政府計畫擴大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 2010年6月強制徵收大埔鄉農地,在警力戒護下,以怪手毀壞即將收成的稻田,引起社會譁然。 |
經公民媒體一再披露,苗栗縣政府遭到各界與輿論批評,最後迫使行政院介入協調,宣布「劃地還農」、「以地易地」,但目前仍有爭議。 |
白玫瑰運動 |
去年接連幾起法官輕判性侵幼童案例,讓三十萬名網友發起「開除恐龍法官」連署,發起「白玫瑰運動」,訴求淘汰不適任法官,擴大妨害性自主的保護對象,兒童受性侵害後,應有兒童心理專家全程陪同出庭。 |
法務部決定修法,未來只要和12歲以下幼童發生性關係,不論小孩是否出於自願,一律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比起現行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略微加重。 |
基本工資調整 |
近兩年許多企業因應不景氣,開始「無薪休假」,規避資方應擔負的經營責任。勞工團體要求勞委會,調整基本薪資。 |
勞委會在去年9月做出決議,確定將基本工資由現行的17280元上調600元,成為17880元,調幅為3.47%,但與勞工團體提出的22115元仍有極大差距。 |
抗議高房價 |
房價越來越高引發民怨,民眾在2010年10月組成「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要求政府提高社會住宅比例、加速住宅法立法、成立跨部會專責單位。 |
行政院擬定方案,由國防部、財政部釋出土地,在大臺北規畫「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但引起周遭居民反對。 目前將先推動租金補貼對象、現有空屋轉社會住宅等方案。 |
資料提供/何明修 製表/趙佩君 |
讀報熱線
喜歡今天的新聞嗎?歡迎來信和記者分享讀後心得或疑問。a0202@email.mdnkids.com
黃紫柔 新竹縣石光國小
■我對「白玫瑰抗議法官輕判」的社運感觸最深,因為受害者的身心已受到重大打擊,還要承受加害者輕判的再度傷害,公理何在?
翁琬恬 高雄市光武國小
■老師說對人、對動物要有「同理心」,但很多大人都做不到,希望白玫瑰運動可以提醒執法人員,多「同理」被害人的心理。
吳冠穎 新北市德音國小
■我贊成課奢侈稅,把這些稅收拿來幫助弱勢團體,讓偏遠地區小朋友有免費營養午餐可吃。
讀報講堂
透過社運 政府了解人民需求
薛錫鴻 桃園縣五權國小教師
社會運動可以讓臺灣更民主、更進步,當政府沒辦法維護人民的權益時,唯有靠社會運動才能夠讓政府聽到人民的聲音,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參與社會運動除了可以爭取你我的權益,也是身為一個國民應有的認知。
- 什麼是社會運動?
- 社會運動的兩大特色分別是什麼?
- 過去三年沒調整過的基本工資及時薪,在社會運動後將調高多少百分比?
- 你參加過社會運動嗎?你最想參加哪一類型的社會運動?為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