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長視察開學 聚焦防疫、午餐

(2020/9/1)
 本報記者/連線報導

 全國中小學昨天開學,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美牛、美豬即將開放進口的影響,校園防疫和學校午餐成為關注焦點。許多縣市首長到校園視察,了解校園防疫措施是否落實,學校午餐能否為學生健康把關。由於暑假剛結束,且有新生入學,昨天學生進校門前的第一件事就是量體溫。

學校落實量測體溫
各地戴口罩原則不一


 全國學生人數最多的新北市新莊區光華國小,昨天七點十分開始量體溫,體溫正常才可進教室。校長洪中明表示,昨天共開設十一處體溫量測點,由十四名教師量測。開學首日狀況良好,只有幾名學生忘記戴口罩,而量體溫的教師都備有口罩,供學生臨時索取。

 儘管教育部表示,校園內只要儘量維持社交距離,室內外不一定要戴口罩,但有的縣市仍建議親師生都戴口罩,有的縣市則以「室內戴、室外不用戴」為原則。新竹市長林智堅昨天強調,落實校園消毒、調查師生入境史、加派體溫量測人力,並建議親師生都戴口罩。

 屏東縣長潘孟安昨天視察民和國小,了解各校量體溫、戴口罩、勤洗手、環境消毒等情況。校長黃拓榮表示,新學期不強制戴口罩,但仍鼓勵以「室內戴,戶外不戴」為原則,倒是學生在課堂上全都戴口罩。

 臺中市長盧秀燕昨天視察立人國小,多數學生都戴口罩入校,校方也利用電子監測設備量體溫。高雄市長陳其邁說,為確保學生上課安全,請大家遵守勤洗手、量體溫、定期環境清潔消毒、不特定對象入校實聯制等防疫作為。

 學校午餐方面,新北市長侯友宜昨天視察頂埔國小,檢視午餐防疫情形,包括打菜學生是否固定,是否正確戴口罩及手套打菜,學生取餐不交談等。

確保午餐豬牛肉品質
採國產、瘦肉精零檢出


 針對學校午餐供應肉品來源、食材現況,侯友宜表示,午餐有很多豬肉,有的豬肉加工品無法標示來源,包括現行國家認證標籤,都無法確保肉品來源。美豬一旦開放,豬肉加工製品,學校端能否守得住,令人擔心。

 桃園市宣布,依《學校衛生法》規定,午餐食材優先採用在地優良農產品,美豬、美牛不能進入桃園市校園。新竹縣長楊文科強調,竹縣午餐強制「零檢出」瘦肉精。高雄市午餐限用國產豬,以保障學童飲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