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老講經60載 學生遍及政商界
(2013/2/20)

因為新任閣揆江宜樺的一句師承「毓老」,而使一代經學宗師愛新覺羅‧毓鋆的名聲,再度在政壇發光。這位見證中國近代百年歷史的「毓老」,一生充滿傳奇,不僅學生遍及政商各界,更因為馬英九總統頒布褒揚令,而奠定毓老一代經學宗師的地位。
擁有滿清皇族血統的愛新覺羅‧毓鋆,出生於一九○六年,二○一一年過世,享壽一百零四歲。毓鋆四歲由母親教授四書,十三歲讀完十三經;六歲進宮陪溥儀讀書,師事陳寶琛(溥儀的太傅)、王國維等人,曾留學日本、德國。
他曾在滿州國當官,也曾被蔣中正軟禁,隨國民黨政府來臺後深居簡出,每天以讀書為樂,曾在臺東講授經學,一九七一年開設「天德黌舍」,吸引不少臺大教授、學生聽課學習。
毓鋆授業首重以德為本的修身之道與帝王之學,並規定學生要先上過一年四書班,才能選修五經或諸子典籍。教學時他總是聲如宏鐘,近百歲依然如此,學生稱他是「講活經書的人」,被尊為絕無僅有的中國文化傳人。
新閣揆江宜樺約在一九七九年進入「天德黌舍」聽學,而展開儒學的人生之路。
六十年的講經生涯,毓鋆的學生遍及政商界,包括連戰、蕭萬長、江丙坤,以及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外交部長黃志芳、李登輝的易經教師劉君祖、商界的溫世仁等都是門下弟子,讓毓老不僅是國師級的經學大師,更是經學界的傳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