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別讓素養評量忽略基本學力

(2020/9/10)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新課程,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主軸,因而各類重要考試,包括國中教育會考、大學學測和指考等,紛紛採用素養導向試題,以評量學生的素養程度。

 素養導向考題,強調以生活情境和跨領域為題材,讓試題儘量生活化,以了解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然而這種紙筆式的評量,是否能夠真正測出學生的素養?教育界仍有不同的意見。因為涉及素養的價值、情意和態度的部分,很難用紙筆作答的題目加以評量,素養導向考題並非評量學生學習能力的萬靈丹。

 目前偏重於素養導向考題,不僅造成學生學習考試負擔,也加重教師教學壓力,現場教師必須花費更多心思和時間設計素養導向考題,然而所研發的試題,是否經過專業鑑定,符合真正的素養導向精神?這確實是一大挑戰。倘若教師忙於設計素養導向考題,是否有足夠時間教導學生該學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呢?此外,素養導向考題是否造成更大的城鄉落差和教育不平等?值得關注。

 素養導向考題是教育評量趨勢之一,但確實難以測出學生學習結果的全部。千萬別過度追逐素養導向考題,忽略了學生學習的本質——考量個別差異,確保基本學力,這才是教學的首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