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高麗菜銅板價的警訊
(2019/10/12)

在不同蔬果量販店攤上,最近幾天陸續出現每顆十元的高麗菜,賣相不佳,顆粒不大,品質差強人意。讓消費者忍不住懷疑,高麗菜價又崩盤了嗎?
高麗菜初秋品種,十月九日在臺北市果菜批發市場每公斤平均批發價格是二十四點五元,還維持在兩個月前連續豪雨過後,漲到二十元以上的高檔行情,顯示高麗菜價並沒有崩盤。
若是如此,為何近日陸續有蔬果量販店推出銅板價高麗菜促銷,就值得農政單位注意。八一二連續七天豪雨造成菜價飆漲,臺北市高麗菜每公斤平均批發價漲破二十元,零售市場每臺斤更超過四十元,引發農民搶種。農委會九月四日發布紫色預警燈號,呼籲農民別再搶種,避免價格崩盤。
今年新實施預警燈號機制,透過「種植登記」監測,確實發揮作用,栽種量從八月下旬超過七百萬株,九月上旬六百五十三萬株,連續兩個月出現紫色燈號。但是,九月中旬降到五百三十八萬株,轉為黃色燈號,終於讓農委會鬆口氣。
農委會預估,若連續三個月出現紫色燈號,高麗菜價很可能從下月起暴跌。農民在關鍵時刻緊踩煞車,讓農委會在九月底宣布危機解除。但剛過半個月就莫名出現銅板價高麗菜,是預警機制失靈,還是另有隱情,農委會應即刻應變,避免每年冬季菜賤傷農提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