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屏東 我驕傲
張芸甄/屏東縣仕絨國小四年甲班
我現在雖然無法行萬里路,卻可以讀萬卷書。但老師說我「閱讀偏食」,總愛看童話、繪本、手工藝書籍,於是我閱讀《國語日報》來獲得新資訊,並知道校園發生的新聞。
製作剪報,使我了解屏東各鄉鎮的特色、特產和不同學校的活動。感謝孟芳老師提供屏東縣行政區圖,讓我每做一篇剪報,就連帶認識鄉鎮位置,對故鄉有更多了解。我會持續讀報,有《國語日報》真好!

鄭淑華/國語日報社副社長兼國語日報總編輯
報紙就像一扇認識社會及世界的窗,透過閱讀在地與世界各地的文章與報導,幫助我們理解臺灣與世界的關係,加深了對真實社會的認知。
芸甄以家鄉為主題,蒐集屏東相關的新聞報導,用行政地圖標示出報導區域所在,把鄉鎮特色、特產的報導跟地理位置對照連結,不僅體現「不出門能知家鄉事」,也深化對家鄉的認知,自然生出愛鄉之情。這樣閱讀與學習內化歷程,不正是公民素養的積累嗎?
|
新冠病毒下的爭議
王啟瑞/臺北市敦化國小四年一班
感謝英婷老師辛苦教導,讓我能克服困難,完成這件剪報作品。
二○一九年底,中國武漢發生不明肺炎病例,開始引起世界關注;二○二○年初,臺灣的新聞都在報導新冠肺炎。我發現,新聞藏著讓人迷惑也難以置信的議題,因為對真相好奇,所以我以「新冠肺炎爭議」為題製作剪報。
我看到新冠肺炎不僅涉及種族歧視與政治因素,連命名也有爭議。我認為各國應該拋下成見,合力消滅病毒,以免釀成更大傷亡。希望人類記取教訓,才能在下次危機來臨時,早日度過難關。

林玫伶/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不意外的,今年參加剪報比賽的作品,有不少以「新冠肺炎」為主題,畢竟這是年初以來影響世界最深遠的事。但這件作品最不同的是:把疫情當作「議題」來處理。
議題,常有不同觀點,甚至尚未有定論。啟瑞收集不同觀點的報導,讓人從中看見多元的議題探討,如假新聞、人權(歧視、隱私、霸凌)、病名命名、世衛爭議等。
剪報還輔以生動、有趣的簡筆插圖及宛如寓言的對話,作品圖文並茂、耐人尋味,實在不可多得。
|
臻奇廟--作者與廟宇文化的奇幻邂逅
林妍臻/苗栗縣照南國小四年九班
竹南鎮的宗教活動鼎盛,小時候我對鎮上神明出巡感到新鮮,很好奇信眾為什麼不怕辛苦的跟隨,也觀察到廟裡拜神的人們很虔敬。
藉由剪報,我想解答過去心中的疑惑。研究臺灣的宗教信仰文化後發現:寺廟不僅是人們的信仰中心,廟前廣場也提供民眾休閒活動空間。廟宇的建築、雕刻、彩繪、陶藝等,更保留了傳統藝術與文化,以及先民渡海的故事。於是我了解到:這種種都是臺灣的寶藏,應該珍惜,傳承給下一代。

陳璽元/臺北市建安國小教師
這次中年級學生在剪報形式與內容創作上都具有巧思,讓人感受到作者心中充滿閱讀樂趣;這件作品就是精采的代表。
作品以十字版型設計為基底,頁面向中央內摺收納;翻讀時,可以從不同頁面主題切入,十分有趣。整件展開,欣賞巨幅版面時,就像進入廟宇,感受「數大便是美」的視覺氣勢;文字與內容設計,也因兼顧每頁圖文塊面搭配,使閱讀更有效率,大大提升剪報的完整性。
這一種以「整體感協調」為核心的頁面規畫,為作品爭取不少加分,最終脫穎而出。
|

臺灣動物的命運
林沂樂/臺中市大同國小四年七班
感謝《國語日報》提供許多文章,讓我了解臺灣動物處境;也感謝導師曾蕙芳爭取讀報經費,讓班上能天天看報;還要謝謝媽媽,即使我功課再多,仍緊盯完成每天的剪報進度。
我原本只對動物內容感興趣,多半收集與動物生存環境、生態系統有關的文章。後來和媽媽上網找資料,發現東吳大學共通教育學習網站有黃顯宗教授寫的〈生命科學導論〉,清楚分析生物的滅絕與減少。因此,我採用他的分類法做剪報,也更了解世界及臺灣生物的困境,收穫豐盛!
|
失控的地球
郭永晴/臺中市永隆國小四年四班
瑞典少女童貝里發動罷課,抗議工業大國不重視環保,重炮批判各國領袖。這讓我想知道,除了人類製造廢氣、排碳外,還有什麼會讓地球升溫;全球暖化與PM2.5有關嗎?
做剪報使我知道:碳排放量與地球暖化息息相關,會促成極端氣候,使颱風變得更強烈,延長的乾旱也讓森林野火一發不可收拾,沙漠化加劇讓沙塵暴規模擴大,這些都是PM2.5的汙染源。
為了避免地球失控,我們應該節能減碳,希望各國執行嚴格的排碳標準,阻止地球走向極端。
|
我的未來不是夢
王浚瑞/臺中市永隆國小四年四班
「我的未來不是夢」不只是膾炙人口的歌曲,還是人們對未來的憧憬。
這份剪報中,我探討年輕老闆創業的規畫與執行,也在努力實踐夢想的兒少身上看到堅持的重要;更從老爺爺追風八十載的故事,感受貫澈夢想的不懈精神。我的結論是:「規畫、執行、實踐」使美夢成真;只要朝目標努力,夢想就在眼前。
|
Super小小運動員
高丞閎/臺北市北投國小四年一班
感謝學校爭取成為讀報實驗班,讓我們有《國語日報》可看,也謝謝老師出這份剪報功課,使我增廣見聞。
我愛運動,剪報以「運動」為題收集資料,最後以身懷運動絕技的小朋友為主角,探討他們的經歷及如何創造驚人成績。製作剪報,不但增加我對各種運動的認識,也提升了美術編排能力。
世界人才濟濟,就如同我在剪報上的發現,年紀小也可以擁有出眾的才華;別以為做不到,只要努力,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打破世界紀錄的人。
|
醫學‧疾病‧生活
楊硯允/彰化縣中山國小三年六班
看完家裡大書櫃的好書後,爸媽訂了《國語日報》,開啟我的讀報之旅。後來,我開始剪貼報導;收集一系列以醫學為主題的報導,使我了解臺灣與西方醫學發展史,並認識了偶像--堀內次雄。
現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於是我把收集的報紙分類,並加入近期新聞來製作剪報,還嘗試運用甘特圖、雷達圖、 SWOT 做圖表分析。另外,也組合日記、散文呈現思考過程。我花了好幾個月,終於完成,希望明年能繼續製作帶來知識收穫的剪報作品。
|
家鄉特色
許家蜜/屏東縣歸來國小三年甲班
在《國語日報》上,我看到臺灣燈會美麗的照片,覺得能生長在這麼有特色的地方好幸福,於是決定以剪報宣揚臺灣的美好。但仔細翻看報紙,才發現臺灣特色太多,不知從哪著手。媽媽建議:「以居住的屏東為起點,再找出其他縣市的特色。」
剪報使我認識更多在地文化與家鄉之美,很感謝家人帶我實地走走,加深印象。分享剪報後,同學、家人的鼓勵與讚美也附在作品最後,有了他們的回饋,這份剪報更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