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體現母性本能 路易絲藉蜘蛛雕塑修復傷痛

報導.攝影/楊惠芳
(2025/6/14)

路易絲以巨型蜘蛛雕塑作品聞名,圖為「蹲伏的蜘蛛」。

 備受國際矚目的巨型蜘蛛雕塑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巡迴展,首度在臺北展出,除了兩件極具代表性的蜘蛛雕塑外,還有一系列早期繪畫及作品。富邦美術館特別聯手插畫家葉思佑,製作兒童版導覽手冊,讓兒童在玩樂中探索布爾喬亞的藝術。

 這項展覽分為「不要遺棄我」、「剛從地獄回來」及「天空的修復」三大展區。策展人菲利普.拉瑞特.史密斯表示,路易絲是擅長「說故事的人」,她發掘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件,轉化為作品中的圖像。

圖為唯一一件結合「牢籠」的蜘蛛雕塑,籠中放著掛毯等喚起藝術家回憶的個人物品。

蜘蛛藏故事
遍布各國成為地標

 路易絲的作品充滿情感。她創作不少巨型蜘蛛雕塑,象徵「媽媽」,既是保護者,也是修復師。這些巨型蜘蛛比汽車還要大,分別在美國、西班牙、日本及加拿大等國家變成知名地標。

 路易絲的作品與她的成長背景有密切相關。路易絲七歲時,她的媽媽生了重病,一直沒有好轉,她從小就要照顧媽媽;二十歲時,她的媽媽過世,她感到很悲傷,嘗試透過創作找尋平靜。

 路易絲認為「蜘蛛是修復者。你如果撞進蜘蛛網,她不會生氣。她會繼續編織,把網修補好。」而她自己就像是蜘蛛一樣,一點一點縫補童年生活的破洞。她的巨型雕塑作品「蹲伏的蜘蛛」蓄勢待發,體現了母親的保護本能。

 「逃家女孩」則是她早期的自畫像之一,刻畫了她嚮往未來與依戀過去的矛盾情感。畫中的女孩帶著一只小行李箱,跨越一道象徵海洋的土耳其藍,地平線上遙遠的小屋代表她遠離的家人和朋友。

「逃家女孩」是路易絲早期的自畫像之一。

用創作療傷
平靜安穩展現韌性

 「剛從地獄回來」以黑色幽默描繪創傷與韌性,反映她深沉的情感動盪,也呈現她不逃避痛苦,坦誠面對創傷,運用它作為創作的動力。

 「天空的修復」象徵重生與希望,逐漸從痛苦和矛盾的狀態,過渡到平靜與智慧的境界。其中「雲與洞窟」,半圓造形既像雲也像洞窟,讓她既可安身於洞窟中,也能仰望遼闊的天空,帶來平靜與安穩,而柔和的藍色則讓她感到自由。

「雲與洞窟」半圓造形既像雲也像洞窟,展現平靜。

展覽資訊:

路易絲.布爾喬亞個展,即日起至六月三十日在臺北富邦美術館一樓水景展廳、三樓星光展廳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