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世代 外語教育宜修正
(2025/6/11)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日前公布調查結果,有高達七成以上的民眾認同「國中小英語課以全英語授課為目標,其他科目則不強迫英語授課」。
AI世代來臨,大型語言模型的翻譯軟體相繼問世。與外國人溝通,透過AI即可了解對方的說話內容;參加國際研討會、外國教師授課,AI可立即翻譯成熟悉的語言;而到國外旅遊,各種文件、招牌、廣告,手機一掃,一目了然,學習外語的必要性開始受到質疑。
AI翻譯確實能即時、準確完成多語言溝通的任務,降低了跨語言交流的門檻。然而,「語言工具」不等同於「語言能力」,且語言不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理解文化、形塑思維與培養批判意識的重要媒介。在這AI世代,語言教育應轉型為「跨文化溝通素養」的教育,讓學生更深入了解另一種文化。
此外,AI也應被整合成為語言學習的助力,讓學生依據興趣與需求,選擇學習如演說、寫作語言技能,甚至進一步結合VR/AR或AI角色模擬對話,提供真實語境練習、跨領域整合課程,以提升學生的專業表達能力。
語言教育的未來,不能是單純的放棄,更不是迴避AI的挑戰,而是勇敢擁抱科技、重構學習場景,培育具備語言智慧與文化厚度的國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