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權衡管制高齡駕駛

(2025/6/4)

 上個月接連發生高齡駕駛肇禍事件,新北市三峽四名死亡、十一人嚴重受傷;另一起老翁在臺北市區開車突然暴衝,追撞多輛車造成八人受傷。這些事引發全民關注,呼籲立法管制高齡駕駛聲浪驟升。

 但以年齡一刀切的管制方式,被質疑年齡歧視之嫌,不應因此造成社會偏見。部分歐盟國家,如比利時、法國、德國、瑞典等,並未實施強制換照制度,而是視個別駕駛的身心狀況,篩選出高風險族群進行監理。

 有醫師提出專業觀點,認為高齡者機能退化、反應變遲鈍,且三高患者比率偏高。吃降血壓藥,會讓腦部血液循環變慢,降血糖藥讓血糖快速下降,如服用嗜睡藥品,較易出現瞌睡及短暫混亂,而發生車禍。

 六年前,東京都內發生一起震驚日本的重大交通事故。一名高齡駕駛誤將油門當煞車,闖入紅燈路口暴衝,奪走兩條寶貴生命及多人受傷。此案成為社會關注高齡駕駛風險與改革高齡駕駛安全的催化劑。日本車禍死亡統計,六十五歲以上死者所占比率始終偏高,去年更達近六成;油門與煞車誤踩發生率更是年輕族群的十四倍。

 日本修法加強認知功能檢測,導入強制違規者進行「駕駛技能檢查」,推行「支援安全裝置限定駕照」制度,以及擴大「自主繳還駕照」者的生活支援方案,五年間有兩百五十萬人放棄駕照。這值得我國研擬高齡駕駛制度的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