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極端氣候衝擊 85國逾2億學生學習中斷
(2025/1/25)

去年底,法國在非洲的領地馬約特島遭熱帶氣旋侵襲後,一名女孩試著打水。文/王士誠 圖/美聯社
去年是史上最熱一年,首次全球均溫比工業化前高出攝氏一點五度,極端氣候橫掃全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昨天公布最新報告指出,去年發生熱浪、熱帶氣旋、風暴、洪水和乾旱等極端氣候事件,導致八十五個國家至少二點四二億學生學習中斷,約每七名學生中就有一人受影響,尤其熱浪的衝擊最大。
聯合國將每年一月二十四日訂為「國際教育日」,宣揚教育不應有差別待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則選在這一天公布極端氣候對學童學習的影響。
報告顯示,熱浪是去年導致學校停課的主要氣候災害,四月就有超過一點一八億名學生受影響。孟加拉和菲律賓的學校四月大規模停課,柬埔寨將上課時間縮短兩個小時。五月,南亞部分地區氣溫飆升至攝氏四十七度,兒童面臨中暑危險。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拉塞爾警告,兒童更容易受極端氣候影響,因體溫上升比成年人快,出汗效能較低,降溫也較慢,兒童在沒有提供緩解酷暑的教室中,無法專心上課。
報告表示,在阿富汗,除了熱浪外,五月還經歷嚴重的山洪暴發,有一百一十多所學校損壞或摧毀。報告也指出,南亞是受極端氣候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去年有一點二八億學生學習中斷,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則有五千萬名學生受影響。
報告顯示,去年受氣候影響的學生中,有近百分之七十四來自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先進的國家也無法倖免,像是義大利九月遭暴雨和洪水襲擊,造成九十萬名學生無法上學。
報告指出,學校長時間停課,使學生返回教室的可能性降低,增加輟學、童婚及童工的風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呼籲,各國領導人、公私部門除了落實減碳淨零的承諾,也應提高抗災能力,建構智慧化氣候友善校園,以實現更安全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