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學金融
外匯大不同 幣值升貶學問多
下課時,同學興奮的討論暑假和家人去哪裡旅遊。阿岳搶著說:「我和媽媽一起去日本玩,他們的拉麵超好吃,可是一碗竟然要一千元,害我不敢點餐。」
亮亮一臉疑惑的說:「爸爸帶我去美國看自由女神像的時候,也有吃拉麵,一碗明明才二十五元,比臺灣便宜許多,我很高興的多點了一顆蛋!」
小佐加入說:「我暑假留在臺灣,報名參加游泳課,有時下課也會去吃拉麵,一碗大概一百元,游泳完吃剛剛好,不會太貴。但一樣都是拉麵,為什麼日本的很貴,美國卻那麼便宜呀?」
大家來討論
在臺灣買東西時,使用的錢是「新臺幣」,而各國的交易市場也會使用他們自己的貨幣買賣。不同國家的商品價位標示,是以該國法定貨幣為交易基準,例如日本是「日圓」,美國為「美元」。到外國旅遊,看到的標價通常不是新臺幣,購物時也沒辦法用新臺幣支付。
國外不能使用新臺幣付款怎麼辦?這時擁有「外匯」和「匯率」知識就很重要。「外匯」指的是外國貨幣;「匯率」則是不同貨幣間交換的比例。出國前,要先到銀行「換匯」,就是把新臺幣按照「外匯匯率表」換成外國貨幣。銀行會公布當天多少新臺幣可換到一元外匯,這就是匯率的意義。
舉例來說,銀行匯率表上可能會顯示美元「三十」,這代表當天「新臺幣三十元,可兌換一美元」。
不同的外匯每日匯率不大相同,主要由當時兩國貨幣的供給和需求決定。假設新臺幣供給需求固定,如果市面上有很多美元流通(供給多),那美元的價值就降低了,在匯率表上,美元可能變成「二十九」,表示美元「貶值」變便宜;相反的,如果某天有很多人想到美國玩,大家都把錢兌換成美元(需求高),這時美元的價值提高,匯率表上可能顯示「三十一」,代表美元「升值」變貴。
學會外匯和匯率概念,如果今天匯率表上寫美元「三十」,日圓「零點三」,你知道阿岳、亮亮和小佐,誰吃的拉麵比較便宜嗎?
知道多一點
臺灣有許多中小企業,它們利用國際貿易,把商品賣到其他國家賺錢,交易時經常使用美元或其他貨幣買賣,因此國際貿易與匯率息息相關。
廠商出口商品時,如果新臺幣貶值,等於外國買家用同樣的金額,可買到更多物品,所以臺幣貶值有利臺灣出口;同理,當臺灣廠商進口原料,如果新臺幣升值,等於可用相同臺幣換到更多外幣,購買更多外國產品,所以新臺幣升值有利進口。
小朋友如果要出國玩,不妨查詢需要貨幣的升貶情況,精打細算,幫爸媽節省花費。
玩小遊戲,測驗今天學到的金融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