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藝術教育無處不在

(2024/5/4)

 李梅樹文教基金會為宣傳梅樹月展覽「春色無邊——初代臺陽人的春日和鳴」,在新北市三峽附近掛起大型看板,主視覺為臺灣第一代西畫家李石樵的作品〈橫臥裸婦〉。有家長卻認為具情色意味,發起抗議要求撤下。李梅樹文教基金會回應,選用此畫是凸顯畫家在日本殖民時期堅持藝術自主的精神,但為了不造成校方、家長與協力者困擾,以QR Code覆蓋作品,供民眾掃描了解策展概念。

 裸體是藝術表現的形式之一,在美術館、博物館常見裸體作品,歐洲街頭也常見裸體雕像。不過,藝術與情色如何界定,有些民眾確實難以掌握。去年三月,美國佛州一所小學在課堂上介紹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也招致家長不滿,校長被迫辭職。典藏〈大衛像〉的義大利博物館大感不解,還邀請該校師生到義大利欣賞〈大衛像〉。

 學童適合觀賞裸體藝術品嗎?三峽成福國小利用朝會介紹〈橫臥裸婦〉,經過解說,對畫中「沒有穿衣服」的女性,學生都表示不會感到奇怪。可見欣賞藝術作品,需要適度引導與學習。

 長期以來,藝術課程因非主要學科,並未受到重視。但美感的養成影響深遠,不僅能激發創意,更能豐富人生,是每個人需不斷精進的能力。期盼這次爭議除了引發對話,也能帶動更多人走進美術館親炙作品,對藝術進行思考,感受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