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全國教育會議不是萬靈丹

(2024/5/3)

 繼四一○教育改革大遊行三十周年前夕,呼籲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上任後應儘速履行召開全國教育會議政見,全國教育會議民間推動聯盟本週再度公開籲請賴清德信守承諾,提出未來的教育政策與發展藍圖。

 全國教育會議民間推動聯盟已陸續獲得前教育部長郭為藩和曾志朗、前臺灣大學校長陳維昭與前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等教育界與學界耆老聲援。距離二○一○年召開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已有十四年,拋開地緣政治和新冠疫情對全球局勢的劇烈衝擊,面對人工智慧變幻莫測與量子電腦蓄勢待發,攸關我國人才培育的教育體系應該如何快速改革應變,召開第九次全國教育會議確實已刻不容緩。

 過去八次全國教育會議皆是政府因應國家、社會與國際情勢變遷和經濟轉型而召開。但無論四一○教改大遊行促成的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或為擘劃「百年新教育發展藍圖」的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提出教育政策白皮書,雖都為臺灣未來的教育描繪出燦爛美好的願景,卻總在時過境遷反被批評亂象叢生,甚至以「高教資源嚴重不足和質量失衡,國際競爭力衰退」收場。

 召開全國教育會議並非臺灣教育改革的萬靈丹,政策能否貫徹並落實推動才是重點,偏偏在臺灣就是很難摒棄本位主義,常在執行過程出現多頭馬車,為爭資源而互相掣肘,教育界與學界在要求政府之前,應該先好好思考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