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學問大
少吃化學醬油 健康更有保障
臺灣人的飲食習慣非常依賴醬油,從蘿蔔糕、水餃到火鍋,都要蘸醬油。不過,你知道吃下肚的醬油可能是鹽酸水解做成的「化學醬油」嗎?
.我記得醬油是黑豆或黃豆做的,原來鹽酸也能做成醬油?
沒錯。釀造醬油是由黃豆或黑豆,經過天然麴菌發酵製成。有些廠商考量成本,會以「水解」或「速成」的方式製成醬油。譬如水解醬油就是以脫脂黃豆為原料,混合鹽酸加入分解,再加入小蘇打中和,並添加調味料。用這種方式只需要三天到七天,就能製成與釀造醬油非常相似的味道。
鹽酸做成的醬油有沒有健康疑慮?
化學醬油聽起來很可怕,但其實在臺灣的食品法規中,鹽酸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
這類的鹽酸是食品級的鹽酸,不是洗廁所的那種鹽酸,而且成品會完成中和或去除鹽酸,只要不是大量食用,一般不會對健康造成大問題。
要注意的是水解過程中產生的「3?酖單氯丙二醇(3-MCPD)」,目前被世界衛生組織歸類為「疑似可能對人類具致癌性」。不過,大家不用太擔心,因為以醬油類3-MCPD 含量為每公斤零點四毫克計算,須長期且每天攝取三百公克以上,才會危害健康,一般人根本難以吃到這樣多的量。
傳統的釀造醬油,需要天然發酵的過程,製程基本上會是數個月的時間。
我不想吃化學醬油,該怎麼分辨化學醬油與釀造醬油?
.可以參考以下四點。
‧看價錢:傳統釀造醬油單價較高,化學醬油明顯低價。
‧看標示:釀造醬油通常會標示「釀造」、「發酵」等字樣;化學醬油會標上「水解」字樣;「速成」醬油則以鹽酸跟植物性蛋白原料發酵而成;還有一種名為「混合」或「調合」醬油,則是混合兩種以上的醬油製成。
‧聞酒香:釀造醬油開瓶時會有濃郁酒香,化學醬油則聞不到。
‧少吃外食:店家須考量成本,通常不會用傳統釀造醬油,一般是一桶桶化學醬油,不得不在外飲食,就儘量少用蘸醬,尤其是醬油。
臺灣人的日常飲食經常食用醬油,比如吃水餃,習慣蘸醬油。
市面上還有哪些醬料也可能用這種水解或速成的方式製成呢?
.只要原料裡有植物性蛋白,包含黃豆、黑豆、蠶豆、豌豆等,都可能加入鹽酸,加速植物性蛋白水解,也就是說豆瓣醬、大豆辣醬、黃豆醬、米豆醬、豆腐乳等,都可能添加鹽酸水解製成。不過,再次提醒,只要不是大量食用,一般不會造成健康大問題。
當然,為了讓身體更健康,點餐時可以告訴老闆不加醬或滷汁,像是燙青菜不加滷汁,水餃不加醬油,泡麵只加半包調味料。還有,最好少吃重複塗刷醬料的碳烤食物。
滷肉飯、滷蛋、滷豆腐,製作過程都會用到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