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的利他精神
作家李昂日前在臉書上貼文指稱,搭乘臺北捷運時,有三個年輕人霸占博愛座,不願讓座且態度不佳,再度引發博愛座的討論。
外國旅客、外籍配偶或新住民,初到臺灣搭乘捷運時,往往盛讚車站、車廂的乾淨有序,即使車廂內乘客眾多,博愛座卻總是沒人坐,認為這是臺灣人文明與友善的展現。然而,實際情況更可能是,民眾擔心坐在博愛座上,被投以異樣眼光,甚至引發糾紛。
捷運、公車博愛座的設置,在法律上載於《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是提供身心障礙者的支持服務。讓難以久站或車輛緊急煞車時易生危險的乘客,包括身心障礙者、老弱婦孺,可以優先乘坐。這是基於保護弱勢與利他精神,卻常有年長者指責年輕人未讓座,引發糾紛。
其實有些乘客的困難是隱性的,例如義肢遮掩在衣服裡,孕婦、疾病也未必可從外表輕易判別。捷運公司推出博愛識別貼紙,希望乘客發揚禮讓文化。但捷運上的多數乘客鮮少會注意旁人是否貼著博愛識別貼紙,效果確實有限。
衛福部提出修法,把條文中「老弱婦孺」改為「有其他實際需求者」,雖然有助解決博愛座紛爭,但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互相幫助。乘客若有需求,只要開口禮貌詢問,幾乎都會有人讓座。
讓座給需要的人,本是理所當然。但人與人之間過多不必要的壓力,甚至異樣眼光、道德勒索,只會讓日常變得過於緊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