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家人新關係
從實體獲得反饋 幼兒健康成長
幼兒須在真實情境裡不斷練習,才能適應社會。
圖說:幼兒須在真實情境裡不斷練習,才能適應社會。
那天收到一則採訪邀請訊息,對方詢問我對於教育部提出的「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的看法。哇!好大的題目呢!在對話中,他們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老師,請問您對於『幼兒媒體素養』有什麼建議?」
我提醒對方:「教育部白皮書裡沒有提到幼兒媒體素養,最多稍微提及研擬『幼年至成人』媒體適性課程,因為學齡前不屬於義務教育,目前尚未用政策『拍板』……」
當媒體素養年齡層開始下修到學齡期時,尚需一段時間讓各領域對話與凝聚共識,如今如果想直達學齡前,可能處在想像空間層面較大,或許未來我再藉此專欄慢慢詳談我的淺見。
但是話說回來,既然提到幼兒與媒體,我就不自覺的提醒對方,記得要『補上』幼兒的發展階段概念,簡言之,便是學齡前的幼兒處在不同年齡時,該具備的不同能力,包含動作、語言、社會、情緒等面向。
數位世界真假難分
換句話說,如果從媒介角度來看,幼兒一出生或可視為一個「自媒體」,不經學習,就能夠發送「訊息」傳達基本的需求,例如肚子餓了或尿布溼了,就用「哭」傳達求助;吃到喜歡的食物或看見熟悉的臉孔,就用「笑」表達接納,而這天生的「自媒體」,須在真實環境,從旁人的回饋,練習生存的本能與生活的技能。
所以,讓幼小的「自媒體」逐漸適應社會,在真實情境的練習遠勝過數位科技提供的虛擬想像。
不久前,一個朋友告訴我她要搬家了,因為孩子終於擠進一所她和家人夢寐以求的實驗幼兒園;我好奇他們的「夢寐」,他們也樂於分享「以求」。
「老師,這所學校是三語教學。」
「這麼好,不僅教國語、閩南語,還教客語嗎?」我半開玩笑回應。
「哈哈,不是啦!是國英雙語和電腦程式語言。」然後她滔滔不絕的分享未來願景,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學校有計畫的教導電腦程式設計,比如讓孩子設計喜歡的車子。
我帶著祝福回應她的同時,不知怎麼的,想起了我小時候最愛的一輛小車子,那是一輛我自己做的車子。
小時候,我最喜歡看父親開車:轉動方向盤、排檔、倒車……即使停好車拉起手煞車後,我還是不大想下車。父親洗車,我幫忙潑水;他修車,我就煞有其事的跟著他往引擎探頭,即使幫不上忙,手上也拎著一把螺絲起子。
真實情境歷久彌新
有一回看見家裡出現幾塊多餘的木料,我便向母親說想要做車子,她幫我備好夠用的工具,我就拿起小鐵錘慢慢釘出一輛小車子的模樣。父親不知從哪裡拆來四個小輪子,我仔細量了距離,儘可能的放在相對應的位置,然後找了根小鐵條穿過車底,當作煞車工具。
就這樣,完成了一輛可以「自乘自駕」的小車,一輛鄰居玩伴不會羨慕,但他們父母會欣賞的小車子,一輛直到如今我仍記憶猶新的小車子。
語言重在表達與溝通,多學幾種語言沒什麼不好,電腦程式語言也是在練習與電腦溝通,但別忘了當幼小的「自媒體」正在發掘自己到底具備多少能力,並且學習與自身及外界溝通之際,在真實情境中的探索與操作,才是孩子的真正「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