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E世代海歸老爸實戰錄
參與義工活動 遇見模範

文/Mr.6 劉威麟 圖/達志影像 (2023/7/10)

 這個月有一篇美國德州大學助理教授凱文‧蘭薩(Kevin Lanza)發表的研究,他的團隊總共研究高達五萬兩千名十七歲以下的美國兒少,發現他們當中有三分之一曾參與義工服務。

 學者發現,這些孩子的正面特質(Flourishing),比沒當過義工的孩子多了百分之六十六,代表他們的價值觀較正面,個性較樂觀,處事更積極。詢問受訪兒少的父母後,也發現將孩子做義工的父母和孩子沒做義工的父母相比,認為孩子的身心方面表現健康的人,前者比後者多了百分之三十三。

 有趣的來了。學者認為這結果並不一定表示義工活動可以讓孩子變得正面樂觀又積極,而是擁有這些正面特質的孩子比較容易參與義工活動,才會呈現出這樣的數字。學者的結論是:無論因果關係為何,當義工,的確對所有孩子都是有益無害的!

藉公益活動認識社會

 帶孩子離開臺灣的繁重課業來到加拿大後,我們也有類似的體會呢!我的兩個孩子一來到本地的公立高中,就有各種義工機會找上他們,有些組織很積極,還讓成員去號召同學加入。

 孩子第一次投入義務服務工作,是去公園撿垃圾,任務簡單,但他們前一天晚上緊張得不得了;不過,一回生二回熟,後來他們到治安最差的市中心發餐盒給街友,到草地音樂會搬音響器材,還當了國際跆拳道大賽的助理評審……

 一開始,孩子只是為了達到學校規定的義工服務時數,比如在臺灣念國中,他們也曾為此去圖書館幫忙,但在加拿大,義務工作總是由同學號召,想拒絕也難。轉眼間,今年的義工時數早已超過所需兩三倍,兩個孩子居然還要參加下週末的一項義工活動。

 身為爸爸,孩子頻繁當志工,感覺真有點複雜。為什麼呢?週末時間原本是我帶孩子出去走走的難得機會,況且孩子越來越不想和大人出門了,每到週末就喊累,想「宅」在家一整天,可是一聽到有義工活動,居然願意一早六七點就出門;忙了一整天,回到家已經晒得紅通通的,雖然嘴上一直抱怨今天好累呀!搬好重的東西呀!臉上卻是笑咪咪的。尤其兄妹兩人講起義工的事總是興高采烈。真的有這麼多趣事嗎?

近距離感染美好德行

 看了凱文‧蘭薩的研究,我領悟一件事:對於還沒出社會,一直待在家裡和學校的孩子來說,義工活動並不只是另一種學習或接觸社會的管道。說真的,義工活動都是經過大人篩選的有限度的工作,不會有多大的外界刺激;義工活動也並非在活動中學會怎麼幫助別人,養成慈悲心,因為說真的,孩子能做的義工活動內容相當粗淺,做的事不多,孩子只是不支薪,對慈善活動的貢獻並不大。

 不過,任何一項義工活動,無論如何一定會碰到的,就是一群同樣做義工的人。這些年輕人,再加上負責義工活動的大人,都是平常在學校或在家裡遇不上的,那也是讓孩子感到比和家人出去玩還要有趣一點點的地方──就算去遊樂場或看展覽,也遇不見這些人,而一旦遇上這些人,孩子很快就會發現,他們都如此熱情、積極、正面!

 短短四五次義工活動後,我發現我的兩個孩子對當義工已經完全不害怕,反而非常期待,做了一次又想做更多次。我很開心的不再安排週末活動,鼓勵他們參加下一場更遠,更辛苦,能遇見更多人的義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