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尋找大夢想
紅鼻子醫生
用小丑表演 趕走恐懼帶來歡笑

文‧圖片提供/王琬 (2022/7/14)

小檔案

 馬照琪是臺灣知名戲劇編導、劇場演員,也曾擔任大學戲劇講師。八年前,她遠赴法國微笑醫生協會進修,獲得政府頒發專業小丑醫生證照。隔年,她回臺推動「紅鼻子醫生計畫」,致力於在兒童病房創造歡樂氣氛,為病童及家屬帶來力量。 生死,是小丑醫生必須面對的沉重課題,尤其見到病房裡被病魔纏身的小小身軀、陪病父母憂慮的雙眼,都讓馬照琪更加確信,小丑醫生的職責是把溫暖的力量帶進冰冷病房,「我們試著在短時間內,用想像力、幽默感把病房變成另一個地方。」讓大家暫時忘卻煩惱,開懷大笑。

職人來介紹

熱愛表演  進修小丑課程

 馬照琪從小就愛表演,是演講、朗讀、合唱團比賽上的熟面孔,但下了臺,她卻是內向沉穩的人,說話前習慣停頓幾秒,謹慎思考後才緩緩吐出字句,「我一上臺就像變了個人,不會緊張,喜歡唱唱跳跳,做些愚蠢動作逗大家開心。」

 大學畢業後,馬照琪到紐約攻讀教育劇場碩士,兩年後又到法國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進修,「去了才知道這間學校最有名的是小丑表演。」她幾乎瞬間愛上這個表演形式,「紅鼻子戴上去,我又變成另一個我,很開心、自由,可以做平常不敢做的事。」她分享。

即興演出  用歡笑治病痛

 當小丑進到醫院,用表演治癒病童的心靈,他們就成了小丑醫生,「我們通常兩人一組,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或是一個聰明、一個笨,這樣會激盪出更多火花。」演出前,小丑醫生會先詢問護理師每個小朋友的身心狀況。

 除了熟記姓名、年紀、病症,更細心了解孩子的治療狀況、當天心情好壞,「因為每個病床的演出都是獨一無二的,會根據小朋友的狀況去設計最適合的表演內容。」當房門推開,環境中的每個細節都成為即興演出的素材。無論是孩子床上放的玩偶、寫到一半的作業,或是床邊陪伴的家人,小丑醫生只要花兩三秒觀察,就能透過遊戲、音樂和角色扮演和孩子互動。

經驗談

 馬照琪認為,藝術與醫療是密不可分的,「生病當然要打針吃藥,但如果病人心靈也能獲得治療,身體會恢復得更快。」她認為,能擔任小丑醫生是種恩賜,讓她既能做熱愛的表演,又能把歡樂帶給生病的小朋友。看到他們原本緊鎖的眉頭逐漸舒展開來,跟著小丑醫生哈哈大笑,那是她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如今,臺灣已培育出二十九位專業的小丑醫生,每週固定到兒童病房演出;疫情期間,也持續用視訊陪伴孩子熬過漫長的治療,「這些孩子教會我,人生沒有過不了的難關。」看到小朋友和家長在經歷重大變故都還能保持希望,馬照琪總是感動不已。這是最初戴上紅鼻子時,她不曾想過的收穫。

 小丑醫生把歡樂帶給孩子,而孩子返還的是面對困境的勇氣。

做些什麼事?

紅鼻子醫生馬照琪與Bob在醫院,一個扮聰明的人,一個扮笨的人。

紅鼻子醫生陪伴小朋友打疫苗,度過不安時刻。

與小朋友玩互動遊戲,用笑聲打破醫院冰冷氣氛。

圖片來源/馬照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