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1

民國三十六年

一月十五日
• 教育部在北平創刊一份三日刊的小型報紙,報名為《國語小報》,全部用注音國字編印,這就是《國語日報》的前身。

民國三十七年

一月
• 當時的教育部朱家驊部長來臺灣視察教育,發現臺灣在國語教育的推行方面十分積極,成績昭著,決定把《國語小報》遷來臺灣,改為《國語日報》,由魏建功擔任社長,聘請北平《國語小報》負責人王壽康為副社長,共同負責籌備工作。
籌備初期
• 當時政局持續惡化,幣制改革,教育部原允諾撥給國語日報社的編制和經費,因而無法撥付,國語日報社只好將借到的一副殘缺不全的五號注音國字銅模和北平搬來的一架四開印刷機勉強拼湊,借用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的一間小空房籌備出版。
十月二十五日
• 《國語日報》創刊號問世,一次出一大張,社址借用臺北市植物園內國語推行委員會。
• 教育部部長朱家驊在《國語日報》發刊詞中說:「教育的主要意義,在使得人民人人具有生活的能力,並且發揮這種能力,給國家,給人類,創造幸福;從這些創造的幸福裡,增長改進我們的生活。如果用一個籠罩的名目說我們的工作整個兒表現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為了表現我們民族的文化,對於臺灣省同胞供給這一個注意語文工具基本訓練的注音報,我想最為妥當切要。為了表示歡喜和安慰,拿事業來報答全省人士的熱忱,我更樂意看著這一個小型注音報風行,而得到美好的效果!」
十一月十九日
• 《國語日報》開始正常出刊,每天下午出報。
十二月二十九日
• 《國語日報》首次以圖片搭配文字刊出。
籌備期間
• 教育部雖撥給金圓券一萬元、設備等。但是,創刊後經費既無來源,時出時停,銷路也無法打開。

民國三十八年

一月
• 經營困難,報社乃賣掉東門廠房,清償債務,遣散員工,面臨停辦危機,教育部也不再挹注資金,讓其自生自滅,資金其實已幾乎歸零。
一月二十二日
• 國語日報社董事會組織章程通過,聘請胡適、傅斯年、陳頌平、游彌堅、汪怡、黃純青、羅家倫、田培林、黃啟瑞、杜聰明、何容、洪炎秋、李萬居、齊鐵恨、王玉川、祁致賢、梁容若、王壽康、魏建功、李劍南等為董事,傅斯年、何容、齊鐵恨、祁致賢、王玉川、李劍南、杜聰明等七人為常務董事。並由常務董事互選傅斯年為董事長,何容為副董事長。
一月二十七日
• 《國語日報》第一次登載連環圖畫。
三月十三日
• 國語日報社正式成立董事會,教育部並未捐助資金,從此與教育部脫離關係。推選傅斯年為董事長,何容為副董事長,洪炎秋為社長,把報紙當成社會事業來辦,多方設法,慘澹經營,總算在印刷、注音、出版方面逐漸改善,《國語日報》才慢慢的發展、成長。
六月一日
• 報頭「國語日報」四個字加注音。

民國三十九年

一月一日
• 國語日報社董事會董事長傅斯年辭職,推請董事游彌堅繼任。
七月九日

• 《國語日報》比照晚報辦法,改進編印及發行,營業漸有起色。

民國四十年

九月二十六日
• 《國語日報》「古今文選」專刊第一期。
十月一日
• 《國語日報》連環漫畫「小亨利」黑白版問世。《小亨利》(Henry)原作者卡爾‧安德森(Carl Thomas Anderson),一九四八年去世後,由他生前得力助手約翰‧林奈(John Liney)執筆。

民國四十二年

十月三十日
• 吳稚暉逝世。吳先生是國語運動的先進,民國二年主持「讀音統一會」,制定注音符號,推進國語運動,對中國語文統一有偉大貢獻。

民國四十三年

三月二十八日
• 胡適博士蒞社參觀。

民國四十四年

七月四日
• 從植物園遷入長沙街一一三號新址。
八月二十九日
• 成立「國語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獨立的社團法人,以現有財產做為公司股份,而以全體董事為管理人,共同管理。政府並未捐助資金。

民國四十五年

四月二日
• 由美國著名漫畫家林奈繪製、《國語日報》連載的「小亨利」漫畫,單行本第一集出版。
七月十一日
• 為鼓勵讀者寫作興趣,舉辦兒童、少年徵文比賽。

民國四十七年

十月二十三日
• 舉辦臺北市區國校學童國語演講競賽,有三十七個學校報名參加。

民國四十八年

三月六日
• 「國語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召開第三屆股東會議,決議改組為「財團法人」,並草擬「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捐助組織章程」,由原股東十七人為捐助人,將公司全部財產捐助財團法人,依法進行改組申請。
十月一日
• 為協助政府機關各級學校社會團體推行國語教育,自本日起,設立「國語教育服務部」,由常董會推定齊鐵恨為主任。

民國四十九年

一月二十一日
• 經臺灣省政府核准成立「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政府未捐助資金,法人登記證書也載明本社是由「國語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捐助成立。本社非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
二月十七日
• 臺北地方法院正式核准發給「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登記證。

民國五十年

十月一日
• 舉辦第一期每月兒童徵文比賽,每月一日發表徵文題目,每月十五日截稿,每月月底揭曉。

民國五十一年

十二月二十二日
• 隨著社務漸有起色,經濟情況也日益好轉,民國五十一年在臺北市福州街十號自建六層大樓,這是中華民國報業史上第一棟為辦報而建的大樓。自此之後,社務發展更為順利。國語日報社新建大廈落成,舉行酒會,各界人士蒞會祝賀者達八百餘人。

民國五十三年

十月一日
• 成立國語日報社「出版部」。

民國五十四年

一月一日
• 《國語日報》改出早報,從五十四年元旦起,每天出報由四開一張增加為兩張。
三月十三日
• 《國語日報》「書和人」專刊創刊號出版。

民國五十五年

五月一日
• 《國語日報》標題、圖案改套紅。
十月十五日
• 《國語日報》「日日談」短評專欄問世。

民國五十六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
• 本社在今年加強社會服務工作,舉辦臺中縣學童語文全能競賽;增闢「學校動態」專欄,報導學校活動;每月兩次中小學生徵文之外,與臺電公司合辦宣傳用電節電特刊,以學童和家庭婦女為對象,舉辦徵文、演講比賽等活動。

民國五十七年

十月二十四日
• 今年是政府頒行注音符號五十周年紀念,國語日報社常務董事齊鐵恨和王玉川,榮獲教育部頒贈金質學術獎章各一枚,榮匾各一方。
十月二十五日
• 二十周年社慶紀念酒會,政府首長及文化、教育、新聞、工商各界人士五百多人蒞臨致賀。
十一月十二日
• 《國語日報》「少年版」的「方向」專欄作者魏廉和魏訥,榮獲第三屆中山文藝創作獎。
十二月十二日
• 舉辦第一屆「國語盃」桌球比賽。

民國六十一年

三月十二日
• 報頭增印董事長職稱欄(原只印發行人及社長名)。
四月
• 《國語日報》於週日增闢「兒童文學」專刊,提供國內兒童文學工作者認識、交流兒童文學觀點的專業版面。
六月十八日
• 董事會通過,何容繼任董事長。

民國六十二年

三月七日
• 本社「語文中心」正式成立,招收外國學生、華僑和需要正音的人士,短期而速成的訓練。本社常務董事張希文兼任本中心主任,負責主持,正式開課。

民國六十三年

九月二十六日
• 何容教授主編的《國語日報辭典》開始接受預約,決定十二月十日出書。

民國六十四年

十二月二十五日
• 國語日報社董事長何容來臺推行國語三十周年。

民國六十六年

七月十五日
• 國語運動元老、國語日報社常務董事齊鐵恨,下午六點二十分因感冒引起心肌衰竭症去世,享壽八十六歲。

民國六十七年

十月二十五日
• 三十周年社慶,特別出版《三十年來的臺灣教育》一書,並增印「國語日報創刊三十年注音符號公布六十年特刊」一大張,以為紀念。

民國六十九年

九月六日
• 《國語日報》彩色版問世。

民國七十年

六月二十三日
• 發起捐獻「小型捐血車」運動,自五月初至本月二十日由臺北市各國小響應擴大捐款,本社共收捐款兩百十萬七千餘元,交給「中華民國捐血運動協會」。
七月十五日
• 本社發起並由臺北市五十五個國民小學熱烈響應捐獻的三輛「兒童愛心號」捐血車,上午在光復國小舉行贈車儀式,贈給「中華民國捐血運動協會」。由臺北市長李登輝、捐血協會會長蔡培火、本社社長羊汝德共同主持。

民國七十四年

六月二十五日
• 遷入臺北市福州街二號購地新建的三百多坪十二層辦公大樓,原址福州街十號交由語文中心使用,自此開啟了國語日報社永續經營新里程碑。
七月一日
• 「文化中心」正式成立,並設兒童圖書館、兒童天文臺等。

 

民國七十五年

十一月十二日
• 本社經教育部核定為全國推行社教有功團體之一,在中山堂接受教育部長李煥頒獎。

民國七十七年

一月一日
• 《國語日報》擴版,每天出版四張,有十六個版面,其中四個版面為彩色版。
八月二十日
• 發行《國語兒童畫報》,共八版,全部彩色版,隨報附送。
十月四日
• 本社圖書《穿紅背心的野鴨》,獲選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優良兒童讀物。
十月二十五日
• 本社四十周年社慶,李總統登輝先生特題頒「推廣語文教育,促進團結和諧」賀詞。本社四十周年社慶,舉辦多項社教藝文活動:臺灣區學童辯論比賽、學童徵畫比賽、國語杯桌球賽,並與環保署、國際光明社等合辦徵文比賽等。
十一月十二日
• 本社經臺北市政府核定為推行社會教育有功團體之一,由本社社長羊汝德代表在會中接受「弘揚社教」匾額,由臺北市長吳伯雄頒獎。這是本社三年來第二次經政府核定為有功團體。
十二月十七日
• 《國語日報》連環漫畫「小亨利」彩色版問世。

民國七十八年

二月十日
• 本社出版部參加臺北市第四梯次分類書刊巡迴展,獲臺北市長吳伯雄頒贈促進文化建設功效卓著獎狀。
三月二十五日
• 臺北市兒童讀物展優良圖書雜誌頒獎,本社出版品獲頒優良獎,由吳伯雄市長頒贈。會上頒獎表揚本社等出版的優良圖書十種,雜誌三種,推荐好書九種,雜誌兩種。本社獲推荐的好書有《穿紅背心的野鴨》、《外星人日記》、《月亮生日快樂》等。

民國七十九年

四月二十三日
• 教育部長毛高文頒發獎牌,表揚本社每週三精心製作出版「少年法律常識專刊」,由本社社長羊汝德代表接受獎牌。
七月五日
• 本社董事長、臺灣國語教育的導師何容病逝,享年八十九歲。何先生為本社創辦人之一,繼傅斯年、游彌堅之後,擔任本社董事長,迄今三十多年。
九月三十日
• 國立教育資料館舉辦「兒童讀物展覽及評鑑」,本社出版的《穿紅背心的野鴨》、《河馬在這裡》、《外星人的日記》、《小喜鵲的歎息》、「文學傑作選第十三輯」等書,獲選為優良兒童讀物。
十月九日
• 教育部公布七十九年度表揚社會教育有功團體和個人,本社當選社教有功團體,這是本社五年來第三度當選社教有功團體。

民國八十三年

三月一日
• 彩色新聞版問世。
三月三十一日
• 《國語兒童畫報》停刊,從七十七年八月二十日發行至八十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共計五百三十期。(由《小作家月刊》取代)
四月一日
• 《小作家月刊》創刊,內容著重趣味、思考、操作和比較,可幫助小朋友擴展文學視野,提高寫作能力。
六月十日
• 為啟發、培養中小學生對新聞工作的興趣,本社決定每年暑假舉辦「小小記者研習營」。
七月二日
• 本社「出版中心」營業大廳開幕。
八月五日
• 本社投資製播「神通廣大」節目,即日起每週五下午五點在華視頻道推出。這是本社首度進軍螢光幕,是國內首見的親子潛能開發節目。
八月八日
• 為了讓國內民眾更深入了解泰北生活,本社特派記者深入調查訪問,製作系列報導。
十一月二十七日
• 本社為了提高小朋友學習注音符號的興趣,並提早發展學習寫作的能力,首度為國小一年級的小朋友舉辦國語注音符號評量。
• 本社出版環保類圖書《擁抱大地》獲選本年度的金鼎獎兒童優良讀物。
十二月二十七日
• 由行政院僑務委員會主辦,本社等單位協辦的「送愛南臺灣,送愛到泰北」活動,由僑委會評選為今年度十大僑務新聞之一。

民國八十四年

二月十二日
• 《國語日報週刊》創刊號問世。這是一份專為學齡前幼兒及低年級小朋友所設計的親子讀物。
六月一日
• 本社為培養兒童文學的創作人才,鼓勵兒童文學的創作風氣,舉辦「第一屆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徵獎活動。
七月五日
• 李登輝總統接見本社教改座談代表,於十月二十二日參觀由本社與教育部共同舉辦的「環境教育及鄉土教育圖書展覽」,對本社在推展國語文教育及鄉土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給予肯定。
八月五日
• 本社出版的「資訊特刊」問世。
十月二十九日
• 舉辦「第一屆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贈獎典禮,共有周銳等十四人獲獎。

民國八十五年

一月
• 紀念前董事長何容,分次編印《何容文集》甲編、乙編、丙編。
一月一日
• 《國語日報》從今天起放大字體,內文採符合教育部頒布的國字標準字體。
三月十三日
• 第一屆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叢書舉辦新書發表會。
七月一日
• 本社自製兒童廣播節目「兒童國」在臺北電臺開播。
八月十一日
• 《國語日報週刊》和《小作家月刊》入選為行政院新聞局舉辦的「推介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評選」活動,雜誌類優良課外讀物,同時本社出版的十三(冊)套書籍名列為圖書類優良讀物。
九月一日
• 《國語日報》每月徵文自即日起恢復辦理,仍分為國小高年級組與國中組。本社自民國五十年起即舉辦「每月徵文比賽」國小組於民國五十年十月至八十年八月;國中組於民國五十二年七月至七十一年七月。

民國八十六年

一月一日
• 由教育部、經濟部、農委會、環保署、教育廳與本社共同主辦的「鄉土教材及水資源圖書展覽」在本社舉行開幕典禮。
五月二十四日
• 臺北縣教育局與本社語文中心首度合辦全縣教師作文教學研習營。
七月十二日
• 《國語日報週刊》獲得第二屆雜誌類小太陽獎;《我變成一隻噴火龍》獲得第二屆圖畫故事類小太陽獎。
九月一日
• 本社電子網站開始啟用,提供「新聞天地」、「少年園地」、「兒童園地」、「科學寶盒」、「教育專刊」、「快樂校園」等單元,以及「國語日報週刊」與「小作家月刊」的目次。

民國八十七年

三月十四日
• 本社與教育部訓委會合辦每月親職講座活動於本日展開。全年舉辦十二場。
三月二十一日
• 本社出版的《狼妻》、《她是我姊姊》獲選一九九七年「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 本社與文建會、民生報、幼獅少年共同主辦的「好書大家讀」活動,年度贈獎典禮於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行。
六月十九日
• 本社出版的第二屆牧笛獎叢書,有《一隻豬在網路上》、《椅子樹》、《米粒市長》等三本書獲「好書大家讀」活動的好書推荐。
七月一日
• 本社出版的《常用量詞詞典》獲得第三屆「小太陽獎」出版獎。
七月十三日
• 本社與「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主辦兒童文學寫作夏令營。培養兒童文學愛好者及寫作者,為期一週。

民國八十九年

四月九日
• 「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網站」正式啟用,網址https://www.mdnkids.com
八月十八日
• 《國語日報週刊》以「提供教養新知,適合親子共讀」,獲得金鼎獎優良雜誌出版推荐的榮譽。

民國九十年

五月十日
• 本社網站獲選為「第三屆全國十大兒童優質網站」。
七月一日
• 《國語日報》進入便利商店通路零售。
八月二十三日
• 本社發行《國語日報週刊》獲得金鼎獎兒童及少年類優良雜誌出版推荐獎。

民國九十一年

六月一日
• 《國語日報》副刊改版,分為「平日版」與「週日版」,改版同時也進行報眉更新。
八月三十日
• 《國語日報》的「勵志人物報導」獲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舉辦本年度「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

民國九十二年

一月一日
• 本社在教育廣播電臺製播的「大家談教育」廣播節目正式開播。
四月一日
• 《國語日報》報頭旁恢復加註題字人「胡適」。
九月二十八日
• 《小作家月刊》榮獲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的第七屆雜誌類小太陽獎。
十月十八日
• 本社董事長林良榮獲新聞局頒發──金鼎獎終身成就獎。
• 本社出版《誰能在馬桶上拉小提琴?》獲圖書金鼎獎。
十月二十五日
• 語文中心「全球華語文數位學習網」正式啟用,提供全球華語文數位學習網相關報導。

民國九十三年

四月八日
• 本社成立「讀報教育委員會」,推動兒童讀報教育。
十一月十九日
• 《國語日報》的「日日談」專欄「期待臺灣兒童培養公共意識」系列論述,入圍第三屆「卓越新聞獎」平面媒體類新聞評論獎。

民國九十四年

八月十三日
• 《小作家月刊》榮獲行政院新聞局第二十八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雜誌類獎」。
九月二十一日
• 《國語日報》兒童新聞「跟著鏡頭走」系列專題報導獲得本年度「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
十月十六日
• 本社與金車文教基金會、教育廣播電臺共同製播兒童新聞節目「新聞童盟國」入圍「廣播電視小金鐘獎」──最佳兒童節目企畫編劇獎。
十一月十一日
• 本社推動「臺灣讀報教育」,並募款送報給九百所偏遠地區國小學童閱讀,獲教育部表揚為全國社會教育有功團體。

民國九十五年

二月十一日
• 本社《小作家月刊》榮獲行政院新聞局第三十屆金鼎獎「最佳兒童及少年類雜誌」。
七月六日
• 本社出版的《誰能在馬桶上拉小提琴?》獲得第三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
九月九日
• 本社因致力推廣桌球運動,於臺北市政府舉辦的九九體育節表揚大會上獲頒「特殊貢獻獎」。

民國九十六年

一月
• 本社榮獲行政院新聞局頒贈──「金鼎三十『老字號金招牌』資優出版事業特別獎」。
八月
• 本報記者高修民兒童新聞專題報導「送微笑到偏鄉,陪孩子走第一哩路」獲得九十六年度「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
九月
• 《國語日報》全面改版。
十二月
• 《國語日報》榮獲四項「第三屆好『媒』人優良平面兒少新聞報導獎」,分別是兒少新聞評論獎、兒少新聞採訪報導獎第一名及佳作、兒少新聞攝影獎佳作。

民國九十七年

七月十七日
• 《國語日報週刊》入圍行政院新聞局第三十二屆金鼎獎。
八月二十二日
• 本社記者陳壁銘的兒童新聞專題「克服逆境迎向陽光」專題,獲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舉辦的「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
十月二十五日
• 本社六十周年社慶馬英九總統行政院劉兆玄院長教育部鄭瑞城部長臺北市郝龍斌市長以賀詞訓勉。
十月二十九日
• 本社記者高修民以兒童新聞報導「演出一百場,兒童最歡喜」入圍第七屆「卓越新聞獎」。

民國九十八年

三月二十八日
• 本社出版圖書《從小事情看天氣》、《阿源醫生說故事──27個你一定要知道的人體奧祕》、《讀報指南法律篇》入選「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
七月十五日
• 本社出版《阿源醫生說故事──27個你一定要知道的人體奧秘》、《從小事情看天氣》入圍圖書金鼎獎。
八月六日
• 本社記者高修民、陳壁銘以「不向命運低頭的臺灣囝仔」專題,獲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舉辦的「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

民國九十九年

三月十八日
• 本社出版《影子猴》、《從小事情看天氣》入選「義大利波隆納書展」好書。
四月二十四日
• 本社出版《龍園的故事》、《機智阿凡堤》入選「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
六月十二日
• 語文中心英語組舉辦第一屆「國語日報杯英語單字大賽」。
九月六日
• 《國語日報週刊進階版》創刊。
九月十五日
• 本社出版圖書《躲貓貓,讓你們永遠找不到》入圍金鼎獎。
十一月十四日
• 文化中心才藝組舉辦第一屆「全國西洋棋大賽」。
十二月二十三日
• 本社記者諶淑婷的新聞專題「邊緣少年」系列,獲得內政部第六屆「優質新聞獎」平面媒體類專題新聞獎。

民國一○○年

一月一日
• 《小作家月刊》併入新創刊的《國語日報週刊進階版》,兩刊合為一刊。
一月三日
• 本社「原鄉兒童大未來」系列報導,獲首屆「雲豹新聞獎」之「平面媒體專題報導獎」。
四月十六日
• 總統府在本社舉辦「樂活小勇士」音樂會,總統馬英九、教育部長吳清基、內政部長江宜樺、兒童局長張秀鴛和身心障礙兒童同樂。
九月
• 本社記者高修民、陳壁銘以「用愛擁抱世界,兒童力量大」專題,獲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舉辦的「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
十一月二十日
• 本社記者高修民以「送微笑到偏鄉,陪孩子走第一哩路——紙風車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紀實」,獲第三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

民國一○一年

二月二十二日
• 「國語日報電子書包專用版」電子報正式創刊。
三月一日
• 本社文化中心圖書館閉館 。
七月八日
• 本社出版《讀報學科學》入圍「第六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
七月十四日
• 本社出版,前董事長林良兒童文學論著《純真的境界》,獲得第三十六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人文類獎。
八月九日
• 「二○一二年臺灣讀報教育全國成果發表會」,在臺北市立圖書館舉行,並發表《中學生報》試刊號。
九月六日
• 《中學生報》問世,並於「臺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創刊發表會,總統馬英九親臨恭賀致詞。 中學生報創刊發表會紀實
十二月十二日
• 本社網站獲得二○一二優良兒少網站「生活綜合類」第三名。

民國一○二年

三月九日
• 本社書店重新裝潢開幕。
六月二十二日
• 本社網站獲得第一屆數位金閱獎(友善子女組)。
八月二十六日
• 本社記者吳啟綜以「擁抱愛滋寶寶」專題,獲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舉辦的「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平面媒體報導類)。
十月二十五日
• 本社六十五周年社慶茶會,於上午十一點在十一樓大禮堂舉行,副總統吳敦義親自蒞臨。本社並宣布今年為「公益年」,邀請國教署署長吳清山,臺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新北市教育局長林騰蛟、行政院政務委員黃光男、立委王育敏等人,共同簽署「閱讀志工證書」,承諾在偏遠學校深耕讀報及閱讀教育。
十二月十日
• 一○二年「優質新聞獎」頒獎,本社記者吳啟綜、陳祥麟撰寫的「擁抱愛滋寶寶」、「幼托整合向前走」兩篇專題榮獲平面媒體即時報導獎,是平面媒體最大贏家。
十二月二十一日
• 本社於臺南市柳營區新山國小舉辦「送報到山巔,傳愛雲嘉南」閱讀志工活動,由董事長黃啟方、社長馮季眉及知名藝人馬念先帶領學生讀報。

民國一○三年

四月七日
• 《國語日報週刊初階版》自一九九五年二月十二日創刊至今,出刊屆滿一千期。
八月十三日
• 本社圖書《香草金魚窩》榮獲第三十八屆金鼎獎圖書類優良出版品推荐書。
九月
• 本社二號十樓裝修完成「心天地」活動式大廳,是文化中心新建立的愛樂平臺。
十月
• 本社於二號大廳設置數位看板及導覽系統,並輔以週邊景點、交通、業務聯繫等資訊查詢,具有「虛擬聯合櫃臺」作用。
十二月
• 本社圖書《凱迪克:永不停筆的插畫家》,獲得國內優質書籍指標獎項──「開卷年度好書‧最佳童書‧最佳青少年圖書‧美好生活書」。

民國一○四年

四月九日
• 本社記者吳欣恬、陳壁銘聯合製作新聞專題「石化發展VS學生健康」系列七篇,獲「第九屆扶輪社公益新聞金輪獎」平面新聞獎。
四月十八日
• 本社出版《椅子樹》、《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凱迪克:永不停筆的插畫家》、《冰海小鯨》、《辛德勒名單:木箱上的男孩》、《長了韻腳的馬》、《古靈精怪動物園》、《寶貝小禮物》、《十四個窗口》等九冊圖書,獲選二○一四「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
七月
• 資訊中心完成開發原版數位閱讀平臺 MDN eReading,提供海外讀者數位閱讀服務,網址是 https://ereading.mdnkids.com
七月二十二日
• 臺北市福州街南北兩側都市更新聯合開發案,本社與聖得福建設開發公司舉行簽約儀式,將建構地上十八層、地下六層的新大樓,再造本社建立語文文化教育園區、終身學習園區的願景,奠定永續經營基礎。
八月
• 資訊中心完成開發手機版網站,提供讀者多載具瀏覽的服務。

民國一○五年

十二月二日
• 本社記者楊惠芳、阮筱琪、沈育如及吳啟綜報導的「照見社會安全漏洞」,以及阮筱琪報導的「偏鄉遊童何去何從」兩個專題,雙雙獲得「一○五年家庭暴力、性侵害、性騷擾及兒少保護事件優質新聞獎」平面媒體類即時新聞獎優勝;「照見社會安全漏洞」專題同時入圍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

民國一○六年

三月十六日
• 本社與國立空中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透過數位技術、遠距教學,將華語教學送到世界各地。
四月二十二日
• 本社出版《臺灣兒童文學叢書:河童禮》、《臺灣兒童文學叢書:雪地和雪泥》、《妮子家的餐桌:37道幸福滋味》獲選為「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兒讀物獎。
七月二十一日
• 《國語日報週刊》於零售通路上架。
七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
• 「全國讀報教育成果發表會」,是本社推動讀報實驗教育第十年,大會主題為「思考新世代教育」。
十一月二十一日~二十七日
• 第五十屆「國語日報杯全國國中國小桌球錦標賽」,在新北市「板樹體育館」開賽。今年屆滿五十年,特地擴大舉辦,增加國小三年級組。總計有十八縣市、兩百一十六校、八百二十支隊伍、三千五百八十八名選手參加。
十二月十六日
• 與婦聯會、華夏婦女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華夏國中小全國徵文」贈奬典禮。此活動已舉辦二十多年,長期鼓勵中小學生語文寫作。
• 舉行「第十六屆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頒獎典禮。

民國一○七年

一月
• 本社主辦的「兒少好Young人物」選拔,分別到南投縣、嘉義縣及花蓮縣舉辦贈獎典禮。
• 寒暑期兒童營隊開辦義大利語、法語課程。外語組在既有英日語課程,再增加提供國內中小學學生更多元的第二外語選項及啟蒙,亦落實了本社將「英語組」更名為「外語組」的組織目標。
• 為迎合市場需求,文化中心成人網拍課程增加夜間上課時段。
• 完成「外語組網站」建置上線。
一月九日
• 編輯部拜訪台師大副校長宋曜廷,並與該校閱讀研究所交流。
三月
• 開辦多元華語教學研習課程以「增進教師專業素養,充實教師文化知能,加強教師外語能力」為宗旨,加強教師良性互動,分享教學經驗,強化教學成效。
三月三十日
• 編輯部、出版中心邀約台北市家長聯合會來社採訪並進行教育交流。
四月七日
•《國語日報週刊》1200期改版,並舉辦「恐龍來了」改版活動。
四月一日~四月八日
• 參與文化總會主辦「城南有意思」活動大型城市文化活動,配合在1樓大廳推出「國語日報的故事」特展,並延續展出至70周年社慶。
四月九日
• 2018臺南兒童文學月優質本土兒童文學書籍,出版中心《蝸牛:林良的78首詩》《滴滴:一滴小水滴擁抱海洋的奇遇旅程》《機器人保母》《數學獵人》四本童書入選。
四月二十一日
• 二○一七年度「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頒獎,本社《文學家的動物園》《字的小詩1:字字小宇宙》《字的小詩2:字字看心情》《植物研究社:認識植物世界裡的每一種「人」》四書獲選。
五月
• 發布「國語日報社第一屆小記者」徵選結果,計有71名小記者入選;九所學校報名團體組,成為小記者學校。
五月五日
•《中學生報》與華安扶輪社合辦「關愛親長圖文徵選比賽」頒獎典禮。
五月二十三日
• 本社與嘉義市博愛基金會、嘉義縣教育處首度合辦「嘉義縣校園小記者比賽」。
五月二十九日
• 臺北市教育局主辦、本社承辦的第一屆「臺北市國中讀報王線上閱讀競賽」,全市共有三十五所國中組成307隊、近一千名學生參與。
五月三十一日
• 與美好關係協會合作「改造公園——蒲公英書席計畫」。
六月十五日
• 慶祝七十周年社慶,舉辦「前瞻‧共好」論壇,第一場主題:「數位寫作讀寫不斷電」。
六月二十八日
• 響應「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送報到泰緬」活動,募集舊報刊由該協會青年志工帶到泰緬進行華語教學。
六月三十日
• 舉辦第二場「前瞻‧共好」論壇,主題:「立地創作好童話」。
七月
• 開辦暑期閱讀寫作班,停招自62年開始的暑期寫作課程。新課程以師生共讀為平台,加入多元閱讀體驗活動,綜合活動所思所得,轉化為寫作素材,解決學生寫作材料匱乏問題,頗受家長、教師肯定。
七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
•「二○一八全國讀報成果發表會」在北市圖國際會議廳舉辦,來自全國十二縣市的十二位教師發表讀報教學作法,參與教師約兩百多人次。
七月二十六日
• 本社副社長鄭淑華和報社主編、國小教師組團赴日本岩手縣盛岡市,參加第二十三屆「日本NIE全國大會」,與日本進行讀報教育交流。
八月十四日
• 文化部「第四十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評選」,出版中心《數學獵人》《蝸牛:林良的78首詩》《牧笛獎精品童話:機器人保母》《字的小詩1:字字小宇宙》《鹿苑長春》《國語日報年度嚴選小學生作文100:引導觀察‧創意起步篇》《揮別錯別字》七本童書入選。
• 文化部「第四十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評選」,《中學生報》《國語日報週刊》入選。
九月
• 編輯部教育專題獲報業公會舉辦「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奬」。
• 經理部自營Facebook粉絲專頁──「國語日報讀享會」正式設置,Instagram帳號同步上線。
九月一日
• 本社記者阮筱琪的「風中的小蒲公英」教育專題,獲得第二十二屆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
十月四日
• 第42次金鼎獎頒獎,出版中心「字的小詩」系列:《字字小宇宙》《字字看心情》《字字有意思》榮獲圖書類「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中學生報》獲第四十二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類獎」。
十月二十五日
• 本社70周年社慶茶會,上午10點30分於本社11樓禮堂舉行,邀請各界文友300人蒞臨,共同慶賀。
國語日報70周年社慶特輯
十一月七日
• 舉辦第三場「前膽‧共好」論壇,主題:「數學讀寫,解生活習題」。
十一月二十一日~二十八日
• 舉辦第51屆國語日報杯桌球錦標賽。11/21-11/23及11/25-11/28在新北市板樹體育館舉行。本屆有18縣市,248校,882隊,3,887名選手參加。活動贊助單位:(1)體育署;(2)三商美邦人壽;(3)財團法人聯華電子科技文教基金會;(4)財團法人養樂多文教基金會;(5)亞瑟士公司;(6)千利亨有限公司。
十二月一日
• 第二屆Open Book 年度好書獎,本社《蝸牛:林良的78首詩》獲「最佳童書」獎,《值得認識的38個細菌好朋友》獲「最佳青少年圖書」獎。
十二月十一日
• 2018年度國語日報兒少好Young人物選拔,選出「品德勇氣」「人生價值」「多才多藝」「社會參與」四類組五位模範兒少代表。
十二月十五日
• 2018年第十七屆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頒獎典禮,首獎一名,第二名及第三名各一篇,佳作三篇。
十二月十六日
• 本社與婦聯會、財團法人婦聯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台北市華夏基金會合作舉辦「華夏全國國中小徵文比賽」,徵文主題為「勇氣」。贈獎典禮於本社五樓舉行。

民國一○八年

一月
• 配合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文化中心開辦寒暑假國小電腦程式設計課程。
• 本社主辦的「兒少好Young人物」選拔,一月三日、十五日、十八日,分別到宜蘭縣、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及金門縣舉辦贈獎典禮。
一月十一日
• 2019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本社《值得認識的38個細菌好朋友》獲「兒童及青少年獎」首獎,《小師父大徒弟:尋找心的魔法》獲入圍肯定。
三月
• 首度開辦春季華語營,招收6-15歲外籍人士來社學習華語與文化,讓各國的學生更能善用學校假期到臺灣學習華語,創臺灣招收外籍學生的春季營隊之先。
三月十六日
• 本社與屏東縣教育處首度合辦「屏東縣校園小記者比賽」。
三月二十一日
• 本社與泰國世界日報簽約,共同合作在泰國推動華語學習教育,由本社每週提供四版新聞,在泰國世界日報網站上供當地華語學習師生閱讀學習。
四月
• 2019年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臺灣館「臺灣精選好書區」出版中心三本書入選,蝸牛:林良的78首詩字的小詩(全三冊):讀一首詩,交一個字朋友微童話
四月二十日
• 二○一八年「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本社《番薯原來是外國人:種出來的三十七堂植物課》《小師父大徒弟:尋找心的魔法》《妮子的玩具箱》《微童話》四書獲選。
七月二十五~二十六日
• 全國讀報教育成果發表會在北市圖國際會議廳舉辦,會中發表由苗栗縣照南國小師生創作的〈報紙之歌〉,並由三所國小小記者現場採訪製作活動快報,是本次大會創舉。
八月
• 出版中心《值得認識的38個細菌好朋友》《小師父大徒弟:尋找心的魔法》兩書獲得第43屆金鼎獎少年圖書類。
八月一日
• 本社副社長鄭淑華帶領報社主編、讀報教師共七人,參加在櫪木縣宇都宮市舉行的第二十四屆「日本宇都宮NIE大會」。
八月十二日
《中學生報》榮獲文化部「第四十一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選介」。
八月十六日
• 因暑期辦理小記者採訪美國在臺協會新館表現傑出,美國在臺協會發言人孟雨荷特地來社拜會社長及副社長,並由第一屆小記者進行採訪。
八月二十日
•《西日本新聞社》記者率領四名小記者到本社參訪,並和國語日報社第一屆小記者交流。
九月
• 本社持續52年舉辦中小學生桌球錦標賽,並以此事跡參加今年體育署的「體育推手獎」徵選,獲「金質獎」榮譽。
九月八日
• 第七十六梯次「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評選,本社《吃的東西,原來如此!》《用的東西,大有來頭!》《可以開始了嗎?》《什麼都有電影院》,四書入選。
九月二十日
• 值九二一地震二十周年,本社舉行「兒少地震防災意識問卷調查」,結果逾三成中小學生的家長從未與子女討論地震逃生方式。
十月
• 舉辦71周年社慶茶會,表揚績優單位獎項:(一)「業績成長獎」(二)「費用精減獎」(三)「增進報社榮譽獎」(四)「環境美化獎」(五)「財務貢獻獎」。
• 本社第一個具備電子商務+會員機制+紅利積點回饋+響應式網頁設計的報刊訂閱網站──「國語小舖」正式上線。
十月三日
•《中學生報》英語小主播上線。
十月二十五日
• 本社71周年社慶。
十一月二十一日~二十八日
• 第52屆國語日報杯全國中小學桌球錦標賽,在新北市板樹體育館舉行。本屆有19縣市,258校,972隊,4,195名選手參加。
十二月二十一日
• 2019年第十八屆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頒獎典禮,首獎從缺,第二名兩篇、第三名一篇、佳作三篇。本屆六名得獎者中,一名為中國籍,其餘皆為臺灣籍。
• 本社與婦聯會、婦聯社會福利基金會、華夏婦女文教基金會合作舉辦「華夏全國國中小徵文比賽」,徵文主題為「我的夢想地圖:長大之後,我想成為……」。贈獎典禮於婦聯會大禮堂舉行。
十二月二十二日
• 出版中心「53個不說不知道的生活大科學《吃的東西,原來如此!》+《用的東西,大有來頭!》」入圍2020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十二月二十三日
• 本社前董事長、兒童文學作家林良過世,享耆壽九十六歲。林良在本社服務五十七年,歷經主編、出版部經理、社長、發行人及董事長等職務。
十二月二十七日
• 2019年度國語日報兒少好Young人物選拔,選出「品德勇氣」「人生價值」「多才多藝」「社會參與」四類組五位兒少代表。

民國一○九年

一月
• 本社主辦的「兒少好Young人物」選拔,一月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以及三月五日分別到臺中市、新北市、苗栗縣、臺東縣舉辦贈獎典禮。
四月
• 完成屏東縣國小「讀報擂台賽」程式與網頁製作。
四月十五日
• 發布「國語日報社第二屆小記者」徵選結果,共有三十名小記者入選。
四月十八日
• 2019「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出版中心《和林良爺爺散步去》《可以開始了嗎?》以及《故事學:學校沒教,你也要會的表達力》三書獲選。
四月三十日
• 第六屆「屏東縣國小讀報擂臺賽」,因新冠肺炎疫情首度改採線上競賽,共有二十一校、一百二十二隊報名,參賽隊伍倍增。
五月十二日
•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本社舉辦「2020兒少防疫認知網路問卷」調查,結果逾六成學生擔心染疫,對校園活動、比賽取消最感失望。
五月二十六日
• 本社《稻草人》《流浪的狗》分別獲童愛繪本自然保育類第一名及第二名。
七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
• 全國讀報教育成果發表會邀請臺北市敦化國小學生蕭皓哲、賴思妤擔綱主持,創下發表會舉辦十三年以來,主持人年紀最小的紀錄,議程也因應一○八課綱舉辦「讀報教育培養新世代核心素養」論壇。
八月二十四日
《國語日報週刊》榮獲文化部「第四十二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
八月二十九日
• 文化部「第四十二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評選」,出版中心《和林良爺爺散步去》《故事學》《細菌好朋友2》等三書入選。
九月
• 因新冠疫情肆虐,各國學校多採在家進行線上課程。首度開辦秋季華語營,招收6-12歲外籍人士來社學習華語與文化,提供外籍學齡兒童有機會在台一邊學習華語、一邊學習母國學校課程。至此,本社海外兒童華語營隊成為全國第一個全年開辦的機構。
九月九日
• 出版中心出版「53個不說不知道的生活大科學《吃的東西,原來如此!》+《用的東西,大有來頭!》」獲第44屆金鼎獎優良出版品兒童及少年圖書類推荐。
九月十日
•「臺灣讀報教育資源網」全新改版上線。
十月二十二日
• 本社記者黃國甦以「遲來的早期療育」系列專題,入選卓越新聞獎平面及網路類「深度報導獎」。
十月二十五日
• 本社72周年社慶。
十月二十八日
•「2020兒少冷氣使用態度問卷調查」,行政院宣布中小學教室全面裝冷氣機,本社針對全國中小學生實施調查,結果六成二贊成每間教室有冷氣,逾半學生主張攝氏三十度才啟動。
十一月
• 經理部分別在11月21日宜蘭縣文化局演講廳 (宜蘭市)、11月8日國家圖書館 (臺北市)、9月12日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臺中市)、8月29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高雄市)、8月8日國立臺灣圖書館 (新北市),舉辦以家庭訂戶為訴求之五場百人以上大型講座。
• 原訂11月19日至26日舉辦第53屆國語日報杯桌球錦標賽,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首次暫停辦理。
十二月一日
• 出版中心《萬物盡頭之島:隔離樂園》獲Openbook年度青少年圖書獎。
十二月十日
• 2020年度國語日報兒少好Young人物選拔,選出「品德勇氣」「人生價值」「多才多藝」「社會參與」四類組六位兒少代表。
十二月十二日
• 舉行「第十九屆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贈獎典禮。
十二月十九日
• 本社與婦聯會、財團法人婦聯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台北市華夏基金會合作舉辦「華夏全國國中小徵文比賽」,徵文主題為「在2020年,我看見……」。贈獎典禮於婦聯會大禮堂舉行。
十二月三十一日
• 舉辦「2020十大兒少新聞票選」,中小學生票選的前十名新聞,都與疫情相關,但公民人權議題較不受關注。

民國一一○年

四月
• 2020好書大家讀,本社共有四本圖書獲獎,包括:林良著、薛慧瑩繪《有人緣的香蕉:林良爺爺的24種人生滋味》;李潼文、吳怡欣圖《老作家消失之謎》;基蘭‧米爾伍德‧哈爾葛芙著、張子樟譯《萬物盡頭之島:隔離樂園》;馬景賢文、蔡尚儒圖《經典傳奇故事:每天十分鐘,換孩子讀給你聽》。本社主編湯芝萱也以個人創作《非洲探險之父:李文斯頓》獲得紀實文學獎項。
四月二十九日
• 第七屆「屏東縣國小讀報擂臺賽」正式賽舉行,共有二十九校、一百五十五隊,近五百名師生參與。鹽埔國小是最大贏家。
五月
• 因應疫情三級警戒,本社提供「防疫自學˙公益閱讀」報刊PDF雲端下載服務。
七月二十八日
•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讀報教育全國成果發表會首次採取線上模式舉辦,全臺兩百多名教師參與。
八月
• 文化部「第四十三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本社共有五本書入選,包括:《高分寫作「家」:小學生從玩到寫,培養人事景物情關鍵寫作力》《萬物盡頭之島:隔離樂園》《老作家消失之謎》《牧笛獎精品童話19:狐狸的神奇藥局》《沒有為什麼:親子溝通翻譯手冊 破解爸媽的外星話》
十月
• 《國語日報週刊》獲得四十五屆金鼎獎雜誌類「兒童及少年類」優良出版品推荐。
• 本社與凌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國語日報知識庫》,提供日報線上閱讀服務。
十一月
• 第53屆國語日報杯桌球錦標賽,因新冠肺炎疫情,暫停辦理。

民國一一一年

一月
• 二○二二臺北國際書展大獎,本社三本書入圍「兒童及青少年獎」,包括:《時光小學2:我的便利貼媽媽》《學會照顧自己的38個健康Q&A》《中小學生經濟生活觀察日記:時間和金錢有限,學習做最好的選擇》
四月十九日
• 由文化部主辦、臺北書展基金會承辦的「二○二二臺北國際書展大獎」,本社出版的《中小學生經濟生活觀察日記》榮獲「兒童及青少年獎」首獎。
七月十七日
• 第十一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舉辦頒獎典禮,本社出版的《細菌好朋友2:超越人類的35種細菌生存絕技》獲得「青少年科普特別推荐獎」。
十月五日
• 文化部公布第四十六屆金鼎獎得獎名單,《國語日報週刊》獲優良出版品推荐。
十月
• 中央研究院院士、國語日報社常務董事曾永義於十日逝世,享壽八十一歲。曾永義是中央研究院首位戲曲院士,畢生奉獻於傳統戲曲文化的維護與弘揚,是推動傳統藝術與戲曲發展的重要舵手,總統明令褒揚。
十一月
• 第三十六屆吳舜文新聞獎公布入圍名單,國語日報記者黃國甦以「照護新生命誰都不能少」專題報導,入圍文字類平面組深度報導獎。
十二月
• 教育部認定國語日報社是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不服提出訴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教育部敗訴,教育部提出上訴,最高行政法院公布判決結果,駁回教育部上訴,國語日報社非政府捐助,全案確定。

民國一一二年

一月
• 二○二二下年度(第八十三梯次)「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評選活動,國語日報社出版的《時光小學四:暴龍爸爸回來了》《妮子的糖果盒》入選「文學讀物B組」的故事類好書。
八月
• 第四十五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本社4書入選,分別是《時光小學三:我的媽媽曾美麗》《牧笛獎精品童話21:慢石榴》《時光小學四:暴龍爸爸回來了》《GOOD!古的工藝有智慧:古人也愛玩STEAM!25種解決生活難題的巧發明》
九月
• 2023好書大家讀,本社5書入選,包括:《弗里德里希:一個被消失的德國少年》《宇宙魔法印刷機》《躲貓貓:再玩一下下!你確定回得了家嗎?》《牧笛獎精品童話21:慢石榴》《小公民大思辨2:比答案更重要的15個公民議題討論》
九月六日
• 《國語日報》推出全新的「讀紐時學雙語」專欄,該專欄獲得《紐約時報》授權,取材來自《紐約時報兒童版》,每週三第六版、第十一版跨版刊登中英雙語對照文章。

民國一一三年

一月
• 二○二三下年度(第八十五梯次)「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評選活動,本社4書入選,包括:《穿越時空的歌仔少年》《時光小學五:尋找爸爸啟事》《時光小學六:你不要當我媽媽》《中小學生一看就懂!生活中的化學物質》
五月
• 本社在花蓮縣富世國小圖書室,舉辦「小太陽樂學‧書香傳愛花蓮」贈書儀式,由董事長孫慶國代表,捐贈一千本書給富世、崇德、和平、新城和景美國小。
七月
• 文化部第四十八屆金鼎獎入圍名單揭曉,本社《國語日報週刊》入圍兒童及少年類獎。
八月
• 宜蘭縣政府在中山國小小巨蛋,由縣長林姿妙與國語日報社社長孫慶國簽定「數位合作備忘錄」,充實宜蘭縣數位平臺資源,提供國中小教師課程教材,強化學生學習廣度及思考深度。
• 二○二四上年度(第八十六梯次)「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本社共有五本好書入選,包含文學讀物B組的《胖古人的古人好朋友2:古文新世界》《牧笛獎精品童話22:小鐘神的三秒鐘》《有趣的中國文字(增訂典藏版)》;知識性讀物組(單冊)的《日常用品進化論1:原來發明筷子,不是為了吃飯!(貼身小物篇)》《小怪獸備忘錄:你不知道的動物生存技》
九月
• 第五十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入圍名單公布,國語日報專題「扭轉危機少年的偏差之路」入圍「公共服務報導獎:文字類」。
十月
• 文化部公布「第四十六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結果,雜誌類《中學生報》、本社出版的五本書入選,包括《有趣的中國文字(增訂典藏版):了解「字」的來龍去脈,就能牢牢記住字的寫法!》、《弗里德里希:一個被消失的德國少年》《時光小學六:你不要當我媽媽》《臺陽妖異誌2:疫鬼與王船》《小公民大思辨》(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