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美鴻(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及新竹市教育處聘用督學)
這陣子,正逢國內流感高峰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又升溫,弄得人心惶惶。防疫單位不敢大意,不斷呼籲民眾儘量減少出入公眾場所及密閉空間,並要落實勤洗手、正確戴口罩和個人健康管理等習慣。
教育部公告高中職以下延緩兩週開學後,二月十日我回東門國小開會,門口警衛先生忙著為進學校的人士量體溫,要求務必使用酒精潔手液。
走進校內,看見校長、主任、老師全都忙著消毒和整理課桌椅,工友職員也馬不停蹄的消毒、打掃外庭。同心協力防疫的情景讓我很感動,覺得學生很有福氣,這麼多人為他們賣力付出和準備!
清潔雙手
父母是不是也想一想,學校有師長為孩子打點,我們在家裡可以怎樣和孩子一起努力呢?
首先,教孩子「勤洗手」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洗手步驟:用肥皂和清水搓揉十五到二十秒;沒水時,可用含酒精成分的潔手液或凝膠清潔劑。使用凝膠時,要摩擦雙手,直到凝膠變乾。)出入公共場所務必戴口罩,預防飛沫感染。戴醫療用及N95口罩才有效,而且使用面要正確,口鼻、下巴皆密合無縫隙才符合標準。
閱讀繪本
其次,建議陪孩子閱讀幾本相關繪本:像千美真寫的《哈啾!我感冒了》,書中描述阿雄感冒了,他的器官們開始聊起天來,討論阿雄到底都做了哪些事才導致生病。是因為一口氣吃了兩支雪花冰淇淋,還是睡覺忘記蓋被子著涼,或是玩手機玩到太晚,讓眼睛太疲勞?
這是引導孩子檢視生活習慣的好機會,反省哪些壞習慣可能正在降低自己的免疫力,以後要多多注意。提醒孩子珍惜自己的身體健康。
第二本是克里絲蒂安.瓊斯《你離我太近了,請給我一點空間!》,它描述的是生性熱情的小河馬哈里森,很喜歡交朋友,但有時實在靠得太近了,造成大家的困擾。透過這本繪本,可以引導孩子們掌握人際距離,讓雙方都能更舒服、更自在的相處。爸媽也可以藉機讓孩子了解疫情,以及好好守護自我防衛網的必要性。
鍛鍊身體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運動鍛鍊身體,透過適當運動讓氣血流通,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減少感染的機會。
假日如果為了防疫而減少外出,可以在家中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穿運動鞋、鋪瑜伽墊,做原地踏步十五至二十分鐘,或拿乒乓球及拍子往上拍擊,練習手眼協調運動,還可以做些拉筋的動作,都可以促進氣血循環。
更重要的,是讓孩子保持情緒穩定。身體的狀況與情緒相關,情緒起伏會影響身體,尤其電視不斷報導疫情有多嚴重,會讓孩子的精神處在緊張中。爸媽可以放些輕柔的音樂,說說有趣的故事,享受親子甜蜜時光。
總之,我們要攜手同心,努力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教導孩子以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生命,在防疫工作上,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