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片提供/林穎慧(嘉義縣和順國小教師)
新冠肺炎肆虐,人心惶惶,寒假因此延長。偏鄉資源缺乏,學生除了透過線上學習,最需要有人幫忙安排安全的學習活動。
民國一○八年底,嘉義縣和順國小透過「一步一腳印走讀嘉義縣三百六十公里」活動做公益募資,正好派上用場;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學生進行多次走讀活動,認識縣內他鄉,防疫不停學。
拜訪鹿草鄉
文官科舉制度以紙筆考試進行,學生容易理解,走讀鹿草鄉後,他們才知道還有比武選才,鹿草鄉竟然出過好幾個「武舉人」。詳細的導覽圖,呈現了武舉人的考試科目,讓學生大開眼界,直呼有趣。武舉人的旗桿石座還保留到現在,斑駁痕跡見證了一段風光的歷史。
傳統蒸籠製作十分費工,目前鹿草鄉只剩一家。蒸籠達人看到師生拜訪,高興分享如何做蒸籠;阿媽說:「一個蒸籠要兩天半才能做好,我整整做了一甲子。」她還讓學生猜猜一甲子是幾年。
走入東石鄉
有時,走讀踏查會發現不可思議的事物。參觀東石鄉「福靈宮」,師生第一次看見廟裡供奉大炮,嘖嘖稱奇。廟方志工介紹「鐵嘴將軍」,讓師生了解到祂因促進兩村和諧而享香火。臨走前,廟方致贈學生開運紅包,預祝走讀順利,使人感受到濃濃人情味。
在「富安宮」奉祀眾神中,供奉了外國人「義愛公」,十分特別。廟方為學生導覽,隨後,特別將神壇上的神像請出,讓師生近距離觀察,並拍照記錄。「義愛公」故事傳述愛無國界的意涵,使師生自我期許:在能力許可下,要多多照顧需要幫助的人。
國內外疫情不斷變化,讓親師生精神緊繃,變得焦慮。其實,正向心態也很重要,做好正確防範,仍可到戶外走讀學習。校外踏查,除了有助於增進學生的體能、擴大見識外,同時也遠離3C戕害。
【心得分享】
郭芳均:感謝老師安排走讀課程,讓我們在沒有預期而延長的寒假裡,能夠走到戶外學習。這次,我們不只認識了嘉義縣的其他鄉,每次走二十公里的路,也讓身體更健康。
郭育誠:假期被關在家裡太久了,好無聊!走讀不但有趣又好玩,記錄整個活動,也成為我們最有意思的寒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