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融入特殊教育(96年8月6日) | |
文/孟瑛如(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 |
近年來教育部積極推動各級學校資訊教育,然現今各類的教育網站多以提供教材內容、課程討論、遠距教學和學術交流為主,鮮少有人為網路學習、線上教學資源與教材、軟體、網路活動等資源做整合,更鮮少有人專為特殊需求的學生規畫一個安全且有效的網路學習空間。 網路的應用對特殊教育可能帶來的正面功能,包括: 1.個別化的學習方式:提供學習者特殊化及異質性的學習課程,以滿足學生個別需求。 2.提供具體的認知活動:將知識與知識透過聯結,呈現具結構化的資訊,以利學生的認知學習。 3.多媒體的呈現方式有助於記憶:透過文字、聲音、圖形、動畫、視訊等各種管道傳遞訊息,有助於學習者對訊息的編碼記憶與日後記憶的提取。 4.合作的學習模式:學習者透過電腦網路做同步或非同步的溝通討論,經由群體協商,有助於學習者知識建構。 5.動態的學習管理與診斷:記錄學習者的操作過程,有助於分析學習者的認知模式、學習形態,作為改進教學的依據。 網路資訊科技融入特殊教育除了有上述優點外,可能出現的缺點分述如下: 1.迷失於網路空間:使用者若無足夠的「網路素養」,或常因過度沉迷於自己感興趣的網路活動中,進而影響生活作息、健康、課業等方面,易造成「網路成癮」的問題。 2.不易選擇與操控:通常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習者,需要更多教學者的介入,因為他們無法對沒有概念的資訊做有效的探索。網路呈現的內容其真實性有待考究,使用者需具備相當的批判思考能力,才能取得適切且合理化的資訊。 3.認知負荷過重:網路上的知識若組織結構鬆散、任意串聯過度,則使用者可能只做片斷知識的瀏覽,在面對知識整合時,易造成認知負擔。 4.網路危機不易避免:網路上隱含的文化侵略危機與不當資訊戕害使用者的身心。例如:網路上駭客設置的不當程式、病毒或竊取個人機密資料等安全性問題,更是使用者不易避免的危機。 5.設備不足:臺灣家庭仍存在著數位落差情形,即使在網路上有機會均等的優點,對處於數位不利的使用者,仍須改進電腦網路設備才能實行網路教育。 近幾年國內開始推動學習障礙鑑定,在鑑定流程日益明確與本土化鑑定工具逐漸建立的情況下,原屬隱性障礙不易被篩選出來的學習障礙學生(以下簡稱學障生)已逐步浮現,其學習需求也日益受到重視。 一般而言,學障生的抽象思考能力不佳,需要具體實務的學習、生活化的經驗,並由實際操作中增進學習,運用網路資源來教學正可提供此具體化、生活化、趣味化及實用化的學習經驗。 根據研究顯示,使用互動式的多媒體作為教育訓練的工具,可以降低訓練成本百分之六十四,且減少原來學習時間的百分之三十六;電腦輔助教學的確能夠提升學習障礙兒童的學習能力。 國內在特殊學生電子化學習需求的相關研究方面,對於學障學生網路使用及電子化學習需求的相關研究相對稀少。依學障生所表現的學習行為特徵,電子化學習、多媒體教材等資訊融入教學,可提供多元感官刺激,對學障生在學習上的助益應是我們亟須關注的。 當學障生面對具有廣泛的、多變的、即時的、匿名等特性的網路時,對其生活或學習勢必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同時,為因應現今資訊融入教學及電子化學習的趨勢,如能了解學障生自小使用網路情形、情形、動機、素養、成癮傾向及電子化學習需求,將有利於資源班教師利用網路資訊,進行符合學障生的適性化教學。 ★網路素養 網路素養一般可區分為下列四個向度: 1.網路使用知識:具備一般網路的知識、了解網路的發展與功能。 2.網路使用技能:在覺知資訊需求後,利用網路技能去檢索相關知識,進而評估與重組資訊。 3.網路使用態度:具有網路使用倫理、網路安全、網路法律。 4.網路溝通能力:具使用網路進行人際溝通互動的能力。 ★網路成癮症 美籍學者 Young 在一九九六及一九九八年在其相關研究中,依據 DSM-Ⅳ「病態性賭博行為」的四個徵候(強迫使用、退癮症狀、耐受性、後續困擾)成為「網路成癮的徵候」,並依此發展出八項診斷標準,若填答五項以上,即符合網路成癮症狀。故以五題勾「總是如此」(5×5=25)及三題勾「普通」(3×3=9)為判別網路成癮傾向的標準,其切截分數為34分(25+9=34),因此網路成癮量表得分在34分以上(含34)的受試者,可能具有網路成癮傾向。 以下為網路成癮標準: 1.我會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服務活動,並且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時的情形。 2.我覺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網路上才能得到滿足。 3.我曾努力過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並沒有成功。 4.當我企圖減少或是停止使用網路,我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或是脾氣暴躁。 5.我花費在網路上的時間比我原先計畫的還要長。 6.我會為了上網,而甘願冒著失去或損失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或學業的危險。 7.我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我涉入網路的狀態。 8.我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負面的感覺,如無助、罪惡感、焦慮或沮喪。 . |
|
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