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模範兒童 | |
曾永福(國小資源班教師) | |
「老師,什麼時候照相?」小山雀躍的問我,他是今年的模範生,要與各班精英和校長合照,兒童節活動中也要上臺接受表揚。不同的是,他有智能障礙,他是資源班所推荐的模範生。 每年兒童節,全國各小學多會選拔模範兒童。但除了特殊學校外,一般學校裡的資源班等身障班很少會推荐人選,而這些學生在原班的表現也難以出眾,自然與「模範兒童」這個殊榮絕緣。 然而,表現卓越固然令人激賞,但突破障礙的堅毅何嘗不是典範?況且,當選模範兒童對許多校園精英而言只是錦上添花,但對這些身心障礙的孩子來說可是莫大鼓勵。於是,我向學校要求資源班也可遴選模範兒童,而課業成績不理想,但做事勤奮努力、乖巧聽話的小山,就成了本校資源班的第一屆模範兒童。 身心障礙班級遴選模範兒童,具有以下四項教育效用:可以降低負面標籤作用,使一般生能夠接納身障生,身障生能夠接納特教班級而不排斥入班;改變家長對孩子絕望和消極的態度,強化對特殊教育的重視;鼓舞身心障礙學生,讓他們由此獲得自信和奮勉向上的動力;讓同儕能以正向態度看待身心障礙者,確實體認「模範」的真正意涵。 但是身心障礙班級遴選模範兒童,也可能碰到諸多窘況,包括:班級學生人數少,難以年年選出模範兒童;學生有諸多表現欠佳之處,尤以人際關係不好者難獲認同,甚至早被認定為「壞學生」。對此,學校師長可採取以下作法: 一、與其他資源班或特教班共同推選,每年都選出模範兒童。 二、強調與詳列當選者的優點與長處,包括與其自身相較有何進步,讓普通班學生了解其當選理由。 三、平日輔導普通班學生,使之了解同學的身心障礙,對其課業與人際關係有何負面影響,培養學生們的同理心。 四、向資源班等身心障礙學生介紹當選者,一來讓他們了解自己也有可能成為模範兒童,二來讓他們有具體學習的對象,增進學習動機與正向行為。 身心障礙的學生,更需要師長的關懷和鼓勵;而他們在障礙桎梏下卻仍有良好表現,名列楷模實為當之無愧。 . |
|
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