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憲 和平與戰爭拉鋸

報導/劉偉瑩、陳康宜、趙瑜婷

日本民眾本月三日在和平憲法六十年紀念日時,上街遊行,爭取保留憲法第九條反戰的條約。
美聯社

 根據中央社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參議院本月十四日通過「國民投票法」(相當於臺灣的公投法),往後年滿十八歲的日本公民,都能依法參加投票,一旦贊成票過半數就可修改憲法。這項法案的成立,為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實施六十年的「和平憲法」,帶來巨大衝擊。

 日本戰後擬定的「和平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放棄交戰權的憲法。長期以來,日本朝野對於是否修憲一直爭論不休,最大的爭議,是第九條的「日本不能有開戰權」。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認為,從制憲到現在,日本社會已起了想像不到的變化,憲法中有關外交與安保基本架構等,都跟不上變化,因此倡導修憲。

 日本「國民投票法」成立後,參眾兩院將設立憲法審查會,修憲草案經參眾兩院各三分之二以上席次贊成後,經公民投票,過半數贊成,就可通過。外界預料,即使國民投票法通過,安倍晉三的修憲之路仍充滿變數。

 日本實施戰後「和平憲法」,到本月三日屆滿六十週年,幾乎在同一時間,日本參議院通過國民投票法,替修改「和平憲法」鋪路,在日本國內和國外引起「戰爭與和平」的爭論。學童要讀通這則新聞,應先了解什麼是「憲法」以及日本修憲的背景。

 臺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編審尹懷哲說,憲法是規定一個國家成立和運作方式的法律,因此,稱為「國家根本大法」,是全國最高的法律,其他法律都不能違背憲法,修憲必須要有高度的民意基礎。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永明表示,日本現行的憲法,是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無條件戰敗後,由聯軍統帥美國麥克阿瑟將軍主導起草,再經由日本國會同意後施行的憲法。在這之前,日本是由軍閥掌控的國家,明治維新後類似君主立憲,並不是由民意機關訂定的憲法。美國希望日本走向民主法治,建立由文人統治的政府,因而主導日本制定憲法,邁向民主國家。

 其實國家的憲法不應該由外國協助訂定,日本的憲法由外國來制定,與戰爭有很大關係。楊永明說,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對中國、美國發動戰爭,美國希望制定一部憲法,限制日本不能成立軍隊,所以這部憲法又被稱為「和平憲法」。後來,日本成立自衛隊,功能只限國家自我防衛,不能對外出兵作戰。

 要不要修憲,在日本造成「戰爭」與「和平」論點的拉鋸,最大的爭議,是憲法第九條的第一、第二項的「放棄對外戰爭與成立軍隊」。修憲將改為「自衛隊以本土防衛和國防保障為目標」;「也可以」參與聯合國授權的維持和平和反恐行動。
  楊永明表示,學童透過這則新聞,可以觀察日本在修憲過程中,表現出「成立軍隊的目的不在對外發動戰爭」的人民主張,也可發現日本朝野政治人物慎重考量「什麼作為才能對區域和國際有所貢獻」。


編輯臺觀點
 本週讀報精選跟讀者談的是日本「和平憲法」修憲的議題。大家都知道,憲法是國家的根基,也是一個國家立國的精神,但是日本因為第二次大戰戰敗等歷史原因,憲法卻是由戰勝國之一的美國主導制定。對日本而言,這是「不正常」的現象,如今戰爭陰影已遠離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希望透過修憲,讓日本成為「正常」的國家。

 透過專家觀點,希望學童了解日本現行憲法的反戰意義,一部憲法對國家的影響力,以及日本國內和國際間對修改「和平憲法」的不同觀點,學童不難發現,原來「和平」是全世界一致追尋的目標。


讀報熱線
  歡迎小朋友提供讀後感想,寄到newsbox@email.mdnkids.com

陳柏澐 臺北市民生國小
  ■憲法在教育人民愛國家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維護人民的生命權利。修憲應該是要讓人民生活更幸福。如果修憲後,日本重燃軍國主義,甚至發動戰爭,這就失去修憲的意義。

翁定洋 臺北市關渡國小
  ■憲法是國家大法,修訂過程必須慎重,通過門檻不能太低。憲法修訂應該由年滿十八歲公民共同投票決定,如果只透過民意代表發表意見,恐怕無法呈現全民的想法。

許喻理 臺北縣成州國小
  ■法律應該與時俱進,以讓「國家更好」為目標。修憲就算是有助於提升國家尊嚴,還是要考量民眾感受,當民眾出現不同看法,都應該溝通,達到共識後再修改。

童young來fun電 空中讀報
  想要探討本週讀報精選的內容嗎?歡迎每週日上午十一點到十二點,收聽由國語日報、教育廣播電臺與金車教育基金會製作的廣播節目「童young來fun電」(收聽頻道FM101.7)。參加call in的親子,有機會獲贈國語日報一個月。

讀報講堂
參訪民意機構 認識民主

陳書民 臺北市文化國小教務主任

 從日本通過國民投票法及修憲爭議,學童可以認識憲法的意義,了解法律的上位和下位關係,將學習觸角從國內事務延伸到國際關懷,探討軍隊的角色和定位。

 法律位階中,憲法是最上位的國家根本大法,其他法律都不能牴觸憲法。憲法規定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學童要了解人民的參政權,可參訪立法院、市議會,觀察民意代表的角色和任務;選舉時可看政見發表會,陪父母投票,參與民主運作。

 憲法規定人民有納稅和接受教育的義務。本月是報稅的月份,學童不妨跟父母一起參訪地方國稅局,了解各種稅款的繳納;也可和同學討論小學生為什麼要上學,大哥哥為什麼要服兵役,這是因為憲法規定人民有服兵役、接受國民教育的義務。

 憲法保障人民的平等權,生活中有哪些事物需要平等?我們擁有哪些自由?哪些人不能享有完全的自由?像是犯人就會被剝奪自由權,也不能參與投票。另外,可以透過剪報,從新聞媒體中了解憲法。

 高年級學童的學習觸角可延伸到國際,思考國家軍隊的定位。對內,軍隊是維護國內的安定和安全,保護國家,確保不被他國侵犯;對外,軍隊的角色是維持國際秩序,讓常發生戰爭的地方回復應有的秩序。

  透過國防部網站可了解我國軍隊的任務和功用,或上網搜尋日本自衛隊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