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日報新聞報            96.06.06
基測考生寫作進步 及格人數小增 基測量尺分數 8萬人未破百
英語雙峰現象 有待政策補救 飢餓一夏 學生幫助貧童
肥肥美人魚 現身臺博館 穿堂像童話 學童很幸福
「國語日報親子報」歡迎上網免費訂閱
 
基測考生寫作進步 及格人數小增

 楊惠芳/臺北報導
 九十六年第一次國中基測首度將寫作測驗納入計分,根據國中基測推動工作委員會統計發現,全國三十一萬多名考生,總計有八千一百八十九人獲得滿分六級分,雖然考題「夏天最棒的享受」很好發揮,但包含缺考生在內,仍有六千一百七十二人零級分,與去年零級分人數一萬一千多人相比,減少了將近一半;如不含缺考生,今年則有兩千兩百八十四名考生零級分。
 閱卷委員、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曾昭旭表示,今年的題目要寫得好不容易,能否寫出深度是重要關鍵。很多五、六級分的文章,絕對不是靠補習或密集訓練達成的,必須要靠廣泛的閱讀及豐富的生活經驗,才能有足夠的文學涵養。
 曾昭旭舉例說,有一名考生寫夏天最棒的享受是「吃冰」,不但將夏天的藍天白雲、酷熱難耐形容得相當貼切,還將吃冰形容成治小惡魔的法寶,破題相當漂亮。文章結尾寫吃冰時的「滿滿幸福感」,讓閱卷教師都忍不住想要吃冰。
 但有的考生文章一看就知道是背下來的,套用得不恰當,寫成了遊記,明顯偏題,還有考生亂用成語,錯別字連連,例如「暑假」寫成「署假」。
 基測推動委員會題庫組組長曾芬蘭表示,寫作測驗及格門檻為四級分,今年及格人數比率為百分之七十六點四,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二點三四,顯見今年考生表現比去年好。另外,一、二級分的人數變少,零級分人數也比去年減少許多。相關新聞刊第2版

 
 
 
 
基測量尺分數 8萬人未破百

 楊惠芳/臺北報導
 國中基測推動委員會昨天公布九十六年第一次基測六科量尺分數、PR值及累積人數對照表。基測推動委員會委員、臺北縣教育局長劉和然表示,今年增加一科寫作測驗,總分由去年的五科三百分變成六科三百一十二分,填寫志願時最好不要看總分,要看PR值。補教界分析,今年前三志願學校錄取成績,約比去年降低二到三分。
 劉和然表示,填寫志願時,除了基測成績外,也要考量高中職加分項目,例如有的學校採英、數加權計分,有的則對社團活動、比賽及寫作測驗等加分。考生也可實際到高中職參觀或上網了解學校特色、自己的優勢科目、性向及離家遠近等因素。
 基測委員會題庫組組長曾芬蘭指出,今年PR值九十九,總分在所有考生前百分之一的最低分是兩百八十六分,全國三十一萬多名考生,共三千三百五十五人考兩百八十六分以上。不過,竟有八萬多名考生的量尺分數在一百分以下,PR值低於二十八。
 補教界表示,近年基測考題簡單,每年都有不少考生滿分,因此,基測除考基本能力外,也考驗考生的細心程度。今年考生如想擠進前三志願,除了英、數滿分外,寫作測驗也至少要有四級分,才有希望。

 
 
 
 
英語雙峰現象 有待政策補救

 楊惠芳/臺北報導
 國中生英語能力雙峰現象愈來愈嚴重。補教界推估,這次基測英語約有三四萬人可獲滿分。基測題庫組組長曾芬蘭表示,目前國中英語一千個基本字彙的考試範圍,已無法鑑別程度好的考生能力,但仍有考生考得不好,應以教育政策補救,將程度落後的學生拉上來。
 曾芬蘭表示,一千字的範圍對部分考生已太簡單。但基測出題有一定範圍,且須維持中間偏易。儘管考題簡單,這次仍有很多考生只答對一題,顯示英語的雙峰情形相當嚴重。
 有家長認為,基測考題簡單,可不必費心再讓孩子補習英語。曾芬蘭表示,英語還是很重要的,教育部已決定,民國一百年時,將把國中基本英語字彙提升為一千兩百字。

 
 
 
 
飢餓一夏 學生幫助貧童

 陳康宜/臺北報導
 「好餓!想吃披薩、雞塊。」「不行!一定要堅持下去。」臺北縣重慶國中的視聽教室,昨天不時傳出學生彼此打氣的聲音,有六十二名學生參加了「飢餓一夏」活動,體驗十二小時不吃東西的感覺。許多學生熬到中午,肚子都忍不住咕咕叫,有人靠毅力克服,也有人拚命喝水止飢,還有人轉移注意力,不想任何有關食物的事,終於撐到活動結束,大家都挑戰成功。
 這項活動是由三年一班學生劉丞修自己發起的。他擔任世界展望會志工,看過外國兒童瘦得只剩皮包骨的影片後,決定自己舉辦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各國貧童的現況,並伸出援手。
 「飢餓一夏」活動去年首度舉辦,黃榆心與謝佩珊今年第二次參加。「以前從沒想過貧窮的問題。」黃榆心說,參加這項活動,才知道真的有人過著飢餓的生活。謝佩珊說,過去會挑食,現在就算不喜歡吃,也會捏著鼻子吞下去,不敢浪費食物。
 學生除了體驗飢餓,還到各班教室募款。就讀重慶國中附設幼稚園的王紹遠,平常沒有零用錢,昨天拿著好不容易找到的一塊錢,開心的投入捐款袋裡。他說:「希望這些錢,可以讓非洲小朋友身邊,不再圍繞著蒼蠅。」

 
 
 
 
肥肥美人魚 現身臺博館

 趙瑜婷/臺北報導
 「好肥的美人魚!」臺灣博物館即日起展出「人魚傳說———儒艮與海牛」特展,小朋友看到儒艮和海牛標本,不但皮膚是灰褐色的,體型也很巨大,都覺得和傳說中婀娜多姿的美人魚很不同。不過,儒艮和海牛會抱著寶寶喝奶,還會躺著睡覺,也讓他們覺得可愛又親切。
 臺北市實踐國小郭芸劭說,在她想像中,儒艮被誤認成美人魚,雖然沒有漂亮臉蛋,至少皮膚應該很嫩,體型要很苗條,但現場的標本皮膚粗糙,身材臃腫,所以有點失望。導覽人員解釋,因為儒艮生活在海底,因應水的阻力,才發展出流線體型,和陸地動物很不一樣。
 小朋友還發現,儒艮和海牛有些動作和人很像。劉潔說,母儒艮的乳頭在腋下,餵寶寶喝奶時得把前鰭張開,很像人類擁抱的姿勢。邵伯諺說,儒艮的鼻孔在頭頂,換氣時身體會直立,好像人類站在水裡。最讓大家驚訝的是,儒艮和海牛這兩種海洋哺乳動物,居然是躺著睡覺。
 目前琉球和越南海域仍出現儒艮,邵伯諺說,臺灣位在兩者中間,應該也會有,但自從七十年前曾經捕獲,再也沒出現過。所以他說,希望人們不要再汙染海水,只要海域乾淨,說不定會再出現「美人魚」。

 
 
 
 
穿堂像童話 學童很幸福

 張彩鳳╱臺中報導
 臺中市中正國小學生,最近很喜歡學校穿堂,尤其走過這條由教師劉晏佐設計的童話廊道,就好像走進了童話世界。
 三年二班學生蔡闓陽說,學校變得很漂亮,有幸福的感覺,還喜歡下課時找幾個人,在那裡演童話故事呢!
 四年七班陳麒夫說,走進了校門,就覺得自己像是走在童話故事裡。同班的黃齡萱說,很美麗,很像在天堂讀書,她長大後也要把小孩送來這裡讀書。

 
 
 
 
「國語日報親子報」歡迎上網免費訂閱

 鄭靜如/綜合報導
 本著繼續服務廣大讀者的熱誠,與「Yahoo!奇摩」長期合作的「國語日報新聞報」電子報於96年7月1日停止發送服務後,「國語日報新聞報」的精采內容將與「國語日報親子報」整合,歡迎讀者加入「國語日報親子報」的閱讀行列。「國語日報親子報」綜合了國語日報社出版品的精采內容,有權威的文教新聞報導、豐富的校園活動點滴、雋永的文章小品、以及最新的文教活動訊息等,是一份最適合親子共賞的優質電子報。
 「國語日報親子報」這份電子報除了例假日之外,週一至週五每天發送一次,訂閱網址為http://www.mdnkids.com/rie2006/paper2.html,即日起可上網免費訂閱! 

 
 
 
  國語日報社  
我要訂閱 取消訂閱 服務說明
搶先特報
基測考生寫作進步 及格人數小增
基測量尺分數 8萬人未破百
英語雙峰現象 有待政策補救
飢餓一夏 學生幫助貧童
肥肥美人魚 現身臺博館
「國語日報親子報」歡迎上網免費訂閱
相關連結
[公告]電子報關閉通知